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揭秘中亚粟特古国文明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广州日报 吴波 参加讨论
日前,“丝路译丛”之《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出版,跟着“国际丝路学导师”马尔夏克探秘粟特文明。记者获悉,“丝路译丛”同时以考古艺术这一物质文化的直观形式呈现了汉唐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新唐书》《旧唐书》等史书形成历史研究的二重证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已获得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
    
    《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 [俄]马尔夏克 著 毛铭 译  漓江出版社
    填补世界丝绸之路学空白
    “丝路译丛”汇集老、中、青三代海外汉学名家的丝路研究最新著作,且都是首次引进国内出版,对国内学者以及感兴趣的读者都不啻为一场考古艺术盛宴。
    《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是马尔夏克在2003年夏到2006年夏带领联合国中亚考古队分别在撒马尔罕和片治肯特场地进行挖掘的考察结果,全书分为三卷——《壁画与娜娜女神》《突厥人与粟特人》和《粟特与北朝》,阐释了中亚粟特古国文明的异彩纷呈以及粟特商旅在丝路历史上的重要角色。
    书中还配有大量插图,展示考古所出的壁画、佛像、珠宝,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实为丝绸之路研究的佳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海外学人的丝绸之路文化研究视野开阔,观点新颖,对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以“开启粟特艺术的钥匙”一文开篇,将其多年的中亚文化研究与现场考古结合,高屋建瓴地论述了粟特古国的文明和艺术传统,粟特的历史和社会构成,以及粟特与拜占庭、波斯、印度、中国及突厥草原等外界文化之间的精彩互动。全书既有向读者宏观介绍粟特文明的篇章——如《粟特考古史》具体论述了粟特文明的源起、断代及其发展历程,又有针对当下的最新考古成果的阐释,几篇最新的文章精确解读了娜娜女神壁画、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以及Miho石棺上的艺术细节。此外,书中还有两篇是马尔夏克夫人腊丝波波娃著(或与马尔夏克合著),堪称夫妇俩在片治肯特考古五十多年的合璧之作。
    作为粟特学、丝绸之路的顶尖考古专家,马尔夏克此书涉及当今世界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最新考古发现以及最新成果,填补了近十年世界丝绸之路学的空白。
    “中亚考古之父”让千年尘埃复活
    本书为“丝路译丛”的一种。1999年到2007年间,联合国考古队在中亚五国和印度北部“玄奘之路”上收获重大发掘成果:数百尊佛造像,两万平米壁画,足以再造一个敦煌;同样的八年,中国北方陆续出土中亚来华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数量与精美度百年不遇,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遥相呼应;近年丝绸之路国际会议上,欧亚各国学者纷纷把上述两批文物糅合分析,取得里程碑式的学术突破。
    “丝路译丛”的作者来自俄罗斯、法国、乌兹别克、美国、意大利等国,都是世界级的东方学专家和丝路艺术史家,每一位都亲身参加国际考古队在中亚五国联合国遗址的挖掘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用血汗和青春见证了“玄奘之路”宝藏的出土,用著作填补了最近十年世界丝路学的空白和疑难。他们都是国际学界公认研究丝路的权威学者,文章是历年国际会议上的代表作。
    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专门为此书作序推荐,并崇敬地称马尔夏克为“学术伟人”。作为“中亚考古之父”,马尔夏克担任法国—塔吉克斯坦考古队的第四任队长多年,也成为此考古队队员以及有志于考古学术的中青年的偶像,成为不折不扣的国际丝路学导师。
    在考古荒漠中,马尔夏克身上所具有的能让千年尘埃复活、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激励着一代代学人继续这条艰难而又充满惊喜的道路,不断推动着丝路文化的延续。
    (原文刊于:《广州日报》2016年12月13日第A18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