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的成长阶段,统一国家的形成加强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玉器风格趋于一致并不断创新。制玉工艺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质量,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玉器礼制化也完备于这一时期。 柄形玉器是三代玉石装饰品中出土数量最多的器形之一,呈扁平长条形,下端多有短而薄的榫,有的榫上有孔,由于用途不清楚,过去有人称之为“琴拨”、玉拨子[i]。后来以其形似器柄而得名,实际上有的柄形玉器并不像器柄,但因为它们的形制相同,所以也归入柄形玉器。近年来,考古出土的柄形玉器很多,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做过系统研究,本文旨在梳理已经发表的考古材料,对出土的柄形玉器的类型及其特征进行整理,并对其形式之间的发展关系、分布范围、命名、功能、使用方法、制作、源流进行探讨。 本文曾发表于考古学报2008年第2期 全文浏览请点击《三代时期出土柄形玉器研究》下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