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考古百科 >

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考古网 newdu 参加讨论

    兴隆沟遗址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铜石并用时代的重要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东部,地处大凌河支流牤牛河上游左岸。1982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98年在对遗址进行复查的基础上做了试掘,遗址总面积达48000平方米。
    2002至2003年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确认第一地点属于兴隆洼文化中期大型聚落(距今8000至7500年),探明了聚落规模和布局特征,揭示出兴隆洼文化聚落形态中的新类型;第二地点属于红山文化晚期小型环壕聚落(距今5500至5000年),填补了红山文化晚期居址研究资料的空白;第三地点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小型环壕聚落(距今4000-3500年),为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及早期国家形态研究增添了新的视角。在对第一地点的发掘中,揭露面积约4000平方米,发现半地穴房址25座,居室葬20座,灰坑54座(图一),出土一批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骼和植物遗骸。房址呈东北——西南向成排分布,面积70-30平方米不等,中部有灶,周围有柱洞,居住面上有大量遗物,成组摆放(图二、三)。居室葬有些有墓穴,有些直接将人骨摆放在居住面上。如房址F22西北部居住面上出土4具人骨,成年男女各1名、儿童2名,人骨周围摆放了大量遗物(图四)。2003年度发现的30座灰坑,有25座集中分布在发掘区南半部。H35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口径4.22米,坑底中部相对放置2个猪头骨,并用陶片、残石器和自然石块摆放出弯曲的躯体。第一地点出土的重要遗物有长条形玉坠、玉锛、玉玦、人头盖骨牌饰(图五)、石、蚌质人面饰等。在对土样的浮选中,发现人工栽培的黍和粟的炭化颗粒及其它植物遗存;第二地点2003年度发现红山文化房址4座,灰坑31座。房址大体呈东北——西南排列,均为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西南侧穴壁中段有外凸弧形的短门道。灰坑分布在房址的周围。居住区外有一长方形围沟,沟口宽度1.12米,现存深度0.51-0.72米。出土遗物包括典型的红山文化晚期陶器等。第三地点清理出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3座,灰坑42座,遗物较多,以陶器和石器为主,骨器磨制精良,骨镞的形制多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兴隆沟遗址的发掘为充实完善辽西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探讨该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宗教观念的演变,农业的起源等重大问题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参考书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考古》2004年第7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工作队、敖汉旗博物馆:《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2000年第9期。
    3.  刘国祥、贾笑兵、赵名辉、邵国田:《兴隆沟遗址又有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3日。
    4.  刘国祥、贾笑兵、赵名辉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聚落遗址2003年发掘》,《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3年。
    附图:(图均由刘国祥提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