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玉雕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1975年3月河南省政府公布的河南省第一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镇平县安国城遗址“龙山文化”层出土的2枚“圭形带穿玉铲”出土文物考证,鉴证了镇平的先人们远在四千年前,就已采用质地优良的玉石制作出即科学友较为先进的生产、生活工具,从中也揭示了镇平的玉雕业在这个时代已具雏形。 镇平地处中原,南阳腹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夏代名都——古吕国城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旧石器时代(约60—1万年前),这里便有人类繁衍生息的足迹。先人们以石头制作出石斧、石凿、石镰、石铲的生产、生活工具和石刀、石箭头防卫武器。这些石器的出现,为后来的石雕制品奠下了先导基础。故《吕氏春秋·求人》名著中有:“故功绩铭乎金石”之说。 《镇平县志》记载,元、明时代,镇平玉雕技术、玉雕工艺由北京、苏州等地相继传入中原腹地。递至清朝末至中华民国前中期,并且形成一大产业和连锁销售行业,雕制的玉制品不仅成了高层人士的贡品,而且开始走出国门。 清光绪(公元1882—1908)年间,南阳城内的长春街、察院街经营的玉制品商行,均来自镇平珠宝商们领办。如石佛寺李栗王珠宝商王明甫经营的“兴盛德”、杨营郭洼村珠宝商郭华臣经营的“德法德”、“大发大”玉器商行,皆生意兴隆。 中华民国3年(1914年)3月,河南省府在巡按使田中玉的主持下,让镇平玉雕艺人以汉白玉为原材料制作的玉镜、玉帽架、玉挂屏、玉桌屏、玉桌面、玉椅面等玉制品,届时参加了美国在旧金山举办的一次万国商品赛会中畅销一空。南阳镇守使吴庆同,看到本县玉雕大使仵永甲雕制的精美玉雕产品后,便派人将仵永甲请到南阳为其雕刻玉器三年。制作有如意钩、偏正花、玉石牌坊、福禄寿星、十八罗汉、双凤朝阳等玉雕精品。民国4年(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时,镇平官吏曾献给一套玉石酒器。 袁世凯病重时,又命玉雕大师仵永甲到南阳,为其制作了香炉、化钱炉、元宝、龙钱、凤钱等祭品。袁世凯死后,这些精制珍品全部陪葬于墓内。民国16年(1927),镇平玉器商王明甫委托河南省官吏张学谦,带领印度商人到镇平石佛寺贺营仵永甲家中,买走有独玉玉观音人、罗汉人、济公认、龙钱、凤钱和如意钩等玉制品。此后,镇平玉雕制品名声大振。 玉雕特色 镇平玉雕(即玉器)又称镇平玉刻。自古以来,镇平玉雕工艺品以其质地优良,设计新颖,工艺精湛,做工细腻,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而驰名中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美、最珍贵的瑰宝。镇平玉雕产业发展起来了,产品不仅销售国内,而且还远销欧亚等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优势多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玉雕产品的风格上讲,镇平玉雕博采南北之长,既有京津派的雄浑豪放,也兼苏扬派的婉约细腻。造型生动逼真、雕刻精细入微,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中部风格。其代表作有国家级珍品翠玉“九龙花熏”,现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河南厅;独玉“鹿鹤同春”,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双层大型转动翡翠花熏“哪吒闹海”巧用浮雕、透雕、镶嵌技术,玲珑剔透,荣获轻工部工艺美术百花奖。 玉器的原料使用方面,以国产岫岩、岫玉,南阳独玉为主,还有白玉、孔雀石、水晶、紫晶、兰红宝石、绿松、紫英、金星、人造金星等。还有巴西、加拿大、缅甸、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之地优良玉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