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亚在《从沃土到瘠壤:淮北经济史几个基本问题的再审视》(刊于《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文中指出,淮北作为国家有意设置的长达数百年的蓄洪区和行洪区,由原来的鱼米之乡演变为穷山恶水之地,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往往被误解。淮北产生了许多开业帝王,这些帝王生活的时代正是淮北盛产稻米的时期,他们却被林语堂误认为是“啖馍”长大的;因超经济强制而无法生存的雇用劳动,长期被误认为“资本主义种子”;与官僚阶层密切合作的商人阶层,享受了各级政府许许多多的优惠政策,却被视为“受抑”。厘清这些问题,对认识淮北社会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