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工作台案上的发现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文物信息网 赵玉中 参加讨论

    工作台案上的发现——记赵振茂先生破解修复战国青铜错金银器金银纹饰制作方法之谜 
    众所周之,青铜错金银器始于春秋,盛于战国,特别是到了中期、晚期有了长足发展,达到顶峰,是我国青铜文化尾声中的一束奇葩。但是,恕我斗胆,目前,青铜器修复行业似难以达到战国时期的错金银工艺水平,这是为什么?谜团在哪儿?
    一、传统的修复方法
    赵振茂先生1930年14岁时孤身一人上北京拜“小古铜张”张文普为师,学习修复古代青铜器技术。在修复青铜错金银器时,他采用的是师傅亲自教授的传统修复方法:
    1.用钢錾剔除器上已经脱落的金丝银丝及饰物沟槽内的杂物,使其通畅平整;需要重新雕刻沟槽时,可用毛笔在器表画上纹饰样,再用钢錾錾刻,沟槽要略呈梯形,以使嵌上的金丝银丝更牢固。
    2.将金银加热,待凉,使其柔韧而富有延展性,依纹饰样截制、锤展。
    3.锤打入槽。
    4.用磨铜炭(椴木炭)蘸清水打磨,使之光滑平整。
    二、有了困惑
    但是,当他长期伏案修复青铜错金银器时,有几个问题渐渐地显现出来,他摆脱不了,又挥之不去:
    一是镶嵌上的金银纹饰不流畅,达不到自然飘逸的效果。
    二是金银是以点线及饰件形状嵌入沟槽的,操作得再好也有接口。只好用漆皮汁色泥将其填平,再在上面贴上一点金箔,甚至再在上面做点锈色,将接口处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
    三是战国时期的青铜错金银器上的金银纹饰没有接口,有的金丝银丝繁密、回旋、缠绕,变化无穷,即使用放大镜看也没有“结合部”的痕迹,难道有鬼使神差?
    三、破解谜团
    他是一个执着的人。当他伏案修复每一件青铜错金银器时,都带着遇到的这些问题,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寻找破解谜团的蛛丝马迹。
    在20世纪40年代,他在修复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错金银戈头时,发现戈头上有鸟形纹和篆铭文,分别是金、银纹饰,其走向流畅飞动。周密观察,没有发现接口。如果金银纹饰是镶嵌上的,不可能没有接口。
    大约在1960年,他在修复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错金银豆时发现,在豆的口沿下,金纹饰的旁边,有一小片金。为什么有这一小片金呢?如果豆上的金纹饰是镶嵌上的,绝不可能有这小片金。
    他冥思苦想,结合几十年的工作实践,深入总结了修复青铜错金银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终于发现,古代(战国时期)青铜错金银器上的金银纹饰及铭文不是镶嵌上的,而是用鎏金鎏银的方法鎏上去的。
    这一发现使他茅塞顿开,在以后的修复实践中,进行了反复实验,用鎏金鎏银方法补配金纹饰银纹饰,效果很好,终于达到了前人,特别是战国时期错金银工艺的水平。
    四、鎏金银纹饰方法
    1.鎏金纹饰
    ①錾沟槽:在补块上画好纹饰;用錾子按画好的纹饰雕刻上深度约0.5毫米的沟槽;用细锉将沟槽边上的毛刺锉干净;再用磨铜炭蘸水磨平,用清水冲洗掉炭和铜的细末。
    ②填金泥:用鎏金棍往沟槽内填金泥,填满;放在白木炭火上烘烤,水银蒸发后,填上的金泥变成了暗黄色的金层,但金面下沉,出现一些凹处;用铜丝刷子蘸皂角水将金层刷亮;再鎏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把沟槽鎏平为止。
    ③修整:因沟槽很窄,有的细似鬃毛,在填金泥时,不可能全填在沟槽内,总有一部分金泥抹在外边,烤黄后,在沟槽外边也有一片金层,此时金纹饰还不能显露出来。为了使金纹饰清晰地显现出来,首先用细锉将沟槽外边的金层轻轻地锉干净;再用磨铜炭将其磨平(前面讲过,赵振茂先生在1960年修复战国时期的青铜错金银豆时,发现豆口沿下,金纹饰的旁边有一小片金层,就是战国时期的错金银工匠没有将鎏在沟槽外的金层锉磨干净而留下的痕迹);然后用铜丝刷子蘸皂角水刷,这时金纹饰便明亮地显现出来。
    最后将鎏好金纹饰的补块焊在原器上。
    2.鎏银纹饰
    其工艺流程基本上和鎏金纹饰相同。但是,需要指出一点:因银泥比金泥发糠,在鎏银纹饰往沟槽内填抹银泥时,要比填抹金泥时多填几次。
    3.鎏金银纹饰
    青铜错金银器上的金纹饰和银纹饰排列得参差不齐,其间距有的仅有几毫米甚至更近,这给鎏金纹饰和鎏银纹饰带来了很大困难。鎏银纹饰时,银层会盖住已经鎏好的金纹饰;鎏金纹饰时,金层会盖住已经鎏好的银纹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其方法是:
    ①如果出现银(金)层盖住已经鎏好金(银)的纹饰时,可用磨铜炭将银(金)纹饰外边的银(金)层和盖在金(银)纹饰上面的银(金)层磨掉,使之露出金(银)纹饰和银(金)纹饰。然后,用铜丝刷子蘸皂角水刷之,使纹饰明亮地显示出来。
    ②在鎏金银纹饰时,还会出现以下情况:
    先鎏银(金)纹饰时,会把没有鎏金(银)的沟槽也填上了银(金)泥,那怎么再鎏金(银)纹饰呢?方法是,可在鎏银(金)后,用细钢锉将纹饰边的银(金)层锉掉,用磨铜炭磨平磨干净。再用沟錾在已经鎏上银(金)但本应鎏金(银)的沟槽内雕刻,剔干净银(金)层,然后鎏金(银)。
    五、再补充几点
    1.在补块上鎏好金银纹饰后,补配时,要从器的里面焊接。
    2.在补块上做锈色时,千万不要在金纹饰、银纹饰上面抹锈。如果不小心抹上了,也要擦掉。
    3.青铜错金银器上绝大部分金纹饰、银纹饰的沟槽是錾上的,但极少数是铸器时铸成的。在鎏金银纹饰前要用錾子雕刻,使其通顺流畅。
    4.修复青铜错金银器上的纹饰采用鎏的方法可以达到预期的质量效果。但有些纹饰比较简单,修复时也可以采用镶嵌的方法。但是镶嵌纹饰后,要注意整理,将接口处覆盖起来。
    后记:
    我之所以把赵振茂先生生前对古代青铜错金银器金银纹饰制作方法的探讨整理出来,是壮着胆子把青铜文化发展的点滴信息反映给读者,但写后,心里又打起鼓来,难以自信。我不嫌为其蛇足,权做一次探讨吧!我是文物修复岗位上的一名小卒,够不上才疏学浅,望读者不吝赐教,更加指正为感。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0年8月27日7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