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說簡狄所吞的玄鳥之“卵”

http://www.newdu.com 2017-11-05 武汉大学简帛网 陳家寧 参加讨论

    (天津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
    根據陳劍先生的拼合與編連[1],《上博二·子羔》第10、11號簡下段[2]可與香港中文大學所藏戰國簡第3號簡連讀,記載了商始祖契誕生的傳說。簡文曰:
    契之母,有娀氏之女【10】也。游於央台之上,有燕銜卵而措諸其前,取而吞之。懷【11下】三年而劃於膺,生,乃呼曰【香港中大3】欽,是契也。【12】
    簡狄吞玄鳥所遺卵而繁衍商族之事,典籍中多有類似的記載,但具體描述又各有不同。從事發地點或緣由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1.郊禖。如《詩·商頌·玄鳥》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毛傳曰:“簡狄配高辛氏帝,帝率與之祈於郊禖而生契。”是說帝嚳祭祀求子,而天降玄鳥賜其子。
    2.浴水。如《史記·殷本紀》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列女傳》稱簡狄“與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鳥銜卵,過而墜之,五色甚好。簡狄與其妹娣競往取之。簡狄得而含之,誤而吞之,遂生契焉”。《帝王世紀》曰:“簡狄浴玄丘之水,燕遺卵,吞之,剖背生契。”而《今本竹書紀年》則曰:“簡狄以春分玄鳥至之日從帝祀郊禖,與其妹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鳥銜卵而墜之,五色甚好,二人競取,覆以玉筐,簡狄先得而吞之,遂孕,胸剖而生契。”這是“郊禖”說與“浴水”說的結合。
    3.臺上。如《楚辭·天問》曰:“簡狄在台,嚳何宜?玄鳥致貽,女何喜?”王逸注:“言簡狄侍帝嚳於臺上,有飛燕墮遺其卵,喜而吞之,因生契也。”《離騷》曰:“望瑤台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亦用此典。《呂氏春秋·音初》曰:“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台,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隘隘’。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終,曰‘燕燕往飛’,實始作為北音。”此例中未提到帝嚳,所稱之帝可以“令燕”,故似應理解為天帝。那麼此說中有娀氏之女則是“處女感孕”,這也是世界各地神話中常見的母題。
    4.桑野。如《拾遺記》曰:“簡狄游于桑野,見黑鳥遺卵於地,有五色文,作‘八百’字。簡狄拾之,貯以玉筐,覆以朱紱,夜夢神女謂之曰:‘爾懷此卵,即生聖子,以繼金德。’狄乃懷卵一年,而有娠,經十四月而生契。”
    《史記索隱》引譙周云:“契生堯代,舜始舉之,必非嚳子。以其父微,故不著名。其母娀氏女,與宗婦三人浴于川,玄鳥遺卵,簡狄吞之,則簡狄非帝嚳次妃明也。”如果承認簡狄吞卵感孕而生契,那麼帝嚳不應是契的生父。而且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也不可能有所謂“元妃”、“次妃”之類的概念。
    《山海經·海外西經》稱:“女子國在巫咸北,兩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門中。”郭璞《山海經圖贊》曰:“簡狄有吞,姜嫄有履。女子之國,浴于黃水。乃娠乃字,生男則死。”將簡狄、姜嫄感孕生子的事同女子國的生育方式相類比。郝懿行《山海經箋疏》注:“居一門中,蓋謂女國所居同一聚落也。”[3]所釋甚確。所謂女子國應即是母系氏族。《西遊記》中關於西梁女國有一系列情節描寫,如將外來男子稱為“人種”,館驛稱為“迎陽驛”[4]等,都暗示出母系氏族中女子見到外來男子便主動求偶、以求受孕的習俗。馬林諾夫斯基曾提到不列顛新幾內亞特羅布裏恩群島一些村舍的女除草者擁有一個稱為“約薩”的特權,可以對過路的陌生男子進行多對一的性侵害[5]
    簡狄為有娀氏之女,“娀”字從“女”,據此可推斷“有娀氏”可能當時本身就是、或者出自一個母系氏族部落;史載契長成後受封于商,而其後又有商族歷代男性祖先的世系記載,據此可推斷契的後代應屬於父系氏族部落。就是說由簡狄到契大體反映了從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過渡 [6]
    其實將始祖的產生描繪成一個神話事件,是用原始信仰來解釋人類起源的一種具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創作行為,簡狄感孕的故事就是這種加工和演繹的結果。如果揭開事件內核,此說所反映的本原不過是母系氏族社會中女子外出野合受孕而產子的情況。從上述文獻產生的時代順序來看,愈往後記述愈詳,演繹的成分也愈多,很符合顧頡剛先生“層累地造成中國古史”說的規律。參考現代民族學研究的成果,“浴水”說可能更接近故事的原始面貌和事件的真實情況。
    彭邦本先生將簡狄的浴水與鮮卑等民族男女春季交往婚配的習俗相類比[7],很有見地。《後漢書·鮮卑列傳》載鮮卑人“唯婚姻先髡頭,以季春月大會于饒樂水上,飲宴畢,然後配合”。同書《南蠻列傳》稱南蠻“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址(趾)’”。下文將要提及的《清太祖武皇帝實錄》所載佛庫倫在吞朱果以前也是與姐姐們“浴於泊”。可見很多民族都有春季男女相會的風俗,其地點多在水邊,反映了原始社會青年男女同川沐浴進而交合的風俗。故推測簡狄吞卵前“三人行浴”,恐怕也是出於在水邊求偶的目的。《西遊記》中女兒國城外有條“子母河”,成年女子飲河水可以懷孕,這裏“河水”也是與性活動有關的重要意象。
    關於簡狄吞卵的諸多說法中,根據其自身的主觀意願又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簡狄本不知情,誤吞而孕;另一類是其主動求孕。我們以為這兩種說法分別反映了人類性意識覺醒先後的兩種狀態:自發的性蒙昧和自覺的性崇拜。早期人類並沒有把性行為和妊娠聯繫起來,而認為懷孕是某種不可知的神秘力量造成的。後來通過對動物的觀察和自身經驗的積累,認識到了男性對女性懷孕的重要作用,才興起了男根崇拜,而“卵”就是男根的象徵。
    《史記·秦本紀》載秦先祖“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也有吞卵的情節。另外在我國東北的滿、朝鮮等民族間多流傳卵生的神話傳說。如《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載天女佛庫倫浴畢上岸,有神鵲銜一朱果置其衣上,佛庫倫遂銜入口,其果入腹中,即感而成孕,無法升回天上。後生子即滿清祖先布庫理雍順。故事中的朱果亦為球形,與“卵”屬於同一意象。
    另《論衡·吉驗》載北夷橐離國王侍婢有娠,稱:“有氣大如雞子,從天而下,我故有娠。”後產子,歷經坎坷,因都王夫餘。《魏書·高句麗傳》稱高句麗先祖“朱蒙母河伯女,為夫余王閉於室中,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繼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云云。高麗《三國史記·高句麗紀》記河伯之女自稱其“與諸弟出遊,時有一男子自言天帝子解慕漱,誘我,于熊心山下鴨綠邊室中私之,既往不返”,其後又有日照感孕之事。朝鮮《舊三國史·東明王本紀》述此事更加詳細,稱“其女懷有中日曜,因以有娠……初生,左腋生一卵,大如五升許……王取卵送母養之,卵終乃開,得一男”。在朝鮮祖先傳說中,河伯之女生的是“卵”,這一情節與《封神演義》中的哪吒降生很相似[8]
    無論是吞鳥卵而懷孕產子,還是被日照而生卵、卵破出子,“卵”都是一個重要意象。因此傅斯年先生指出“此一神話之核心,在於祖宗以卵生而創業”[9]。《說文解字》曰:“卵,凡物無乳者卵生,象形。”此說本於漢代字形,《馬王堆漢墓帛書》中卵字即作“”(《戰國縱橫家書》42)。段玉裁據《五經文字》、《九經字樣》所補的古文字形作“卝”[10],則源于戰國文字。楚、秦簡中卵字作:
    (《包山》2.265)
    (《上博二·子羔》11下)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85)
    卵之本義學者多有闡發,但終不脫許說之窠臼[11]。惟季旭昇先生引陳漢平之說,認為卵之本義為陰囊[12],甚確。《說文》曰:“,去陰之刑也。”張政烺先生以為此即甲骨文的“劅”字,象用刀把男子的生殖器閹割下來,即古代所謂宮刑[13]。甲骨文作“”、“”等形,其辭曰:
    庚辰卜,王[貞]:朕劅羌不黹(《甲骨文合集》525)
    ……寅……貞……劅……(《合集》5996)
    陳漢平先生稱“‘’字所象,即為陽具。……《說文》卵字即之局部截取”[14]。其實“卵”本指陰囊。這種用法見於漢簡,如《馬王堆漢墓帛書·陰陽脈死候》曰:“舌陷卵卷,則筋先死。”類似的說法多見於傳統醫學典籍。如《黃帝內經·靈樞譯解·經脈》曰:“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同書《終始》曰:“厥陰終者,中熱溢幹,喜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這是說陰氣不足引起的陰囊收縮,伴隨著舌卷,嚴重時可以致命。
    “卵”亦可泛指包括陰囊、陰莖在內的男性外生殖器。黃侃曰:“更引申之,則陽道(陽具)亦為卵。《廣韻》上聲卅四‘果’:‘卵,郎果切。’吾鄉呼男子陰器正作此音,而呼睾丸為卵,仍力管切。”[15]明末豔情小說《浪史奇觀》中則常稱男根為“大卵”[16]。從字形上看,甲骨文中“劅”字所從的“”即為整體象形。而且古代男子宮刑去勢本身就包括割掉陰囊和陰莖兩部分,說明古人應該知道陰囊中的睾丸與生育能力及性徵、性欲的產生有直接關係,因此將二者看作一個整體。所以我們認為劅字所從的“”可徑隸定為“卵”形,上揭戰國秦漢時代“卵”的寫法是由“”形變化而來的,而《說文》劅字從“蜀”更是後世訛變的結果。
    “且(祖)”字甲骨文作“”,金文作“(亞耳尊)”。自郭沫若先生將其解作牡器[17]以來,早已得到學者的廣泛認同。對比“”的古文字字形,可知“”是在其兩側增加睾丸之形。“”之頭部朝上,且有橫紋,表示牡器舉起時的狀態。“”之頭部朝下,體現其自然狀態。其字形重點在兩側,中部則是為表意清楚而附著的主體,類似於“元”下的人形。故“卵”是個“複雜象物字”[18]。上文提到《拾遺記》中稱黑鳥所遺卵上有五色文,作“八百”字,簡狄懷其卵而生子。可見“八百”是一組與生育活動關係重大的象徵符號。“八”象一個三角形,由代表女陰的符號演變而來。“百”則由“且”形訛變而來[19]。古書直排,則“八百”就是一副抽象化的交媾圖。
    我們以為古文獻中所謂簡狄吞卵是一種隱喻的說法。真實情況可能是簡狄出外與某位男子野合,從而懷孕。上文已證“卵”即男根,故所謂“吞卵”可表示簡狄以女陰納男陰的性交動作。這種動作與用口吞食食物的動作具有相似性,因此所謂“吞”,其實是形容性活動的一個隱喻詞[20]。吳天明先生在解釋《吳越春秋》等所載禹的母親吞食珠而生禹傳說時亦稱:“所謂吞……是男女交媾的意思。”[21]
    于省吾[22]、胡厚宣[23]等學者認為“玄鳥”反映了商、秦等部族以鳥為圖騰。其實在很多東方民族中都存在對鳥的崇拜,其之所以將鳥作為圖騰,則是源於男根崇拜。如郭沫若[24]、趙國華[25]等先生所指出:鳥、玄鳥亦可作為男性生殖器的象徵。因此簡狄傳說中的“玄鳥”也是由男根改造而成的一個隱晦的意象[26]
    (編者按:    
[1]陳劍《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竹簡拼合與編連問題小議》,《文物》2003年第5期,第56-59頁。
    [2]馬承源《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3-197頁。
    [3]郝懿行《山海經箋疏》,《續修四庫全書》第1264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03頁。
    [4]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四回“法性西來逢女國,心猿定計脫煙花”。
    [5]馬林諾夫斯基《野蠻人的性生活》,團結出版社1991年,197-198頁。
    [6]羅小燕、陳道山《“玄鳥生商”探源》,《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12期。
    [7]彭邦本《論春秋時代的烝報》,《民族論叢》(第二輯)先秦民族史專集,1982年,第94-95頁。
    [8]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
    [9]傅斯年《夷夏東西說》,《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傅斯年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89頁。
    [10]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80頁。
    [11]參見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中華書局1988年,第13130-13133頁;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54-156頁。
    [12]季旭昇《說文新證(下)》,藝文印書館2004年,第227頁。
    [13]張政烺《釋“因蘊”》,《張政烺文史論集》,中華書局2004年,第667頁。
    [14]陳漢平《釋卵》,《屠龍絕緒》,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68頁。
    [15]黃侃《蘄春語》,《黃侃論學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6]風月軒又玄子《浪史奇觀》,《中國古豔稀品叢刊》第五輯,臺灣丹青出版社。
    [17]郭沫若《釋祖妣》,《甲骨文字研究》,《郭沫若全集·考古編(一)》,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38頁。
    [18]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118頁。
    [19]楊樹帆《卵紋“八百”的原始意義》,《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S6期,第7-8頁。
    [20]余雲華《食系隱語族考源》,《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年,第6期,第120-124頁。
    [21]吳天明《中國遠古感生神話研究》,《江漢論壇》2001年,第11期,第66頁。
    [22]于省吾《略論圖騰與宗教起源和夏商圖騰》,《歷史研究》1959年,第1期。
    [23]胡厚宣《甲骨文所見商族鳥圖騰的新證據》,《文物》1977年,第2期,第84-87頁。
    [24]郭沫若《先秦天道觀之進展》,《青銅時代》,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14頁。
    [25]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第257-259頁。
    [26]鄭群《〈詩經〉中氏族始祖母形象的文化闡釋》,《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第76-80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