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直到当代都有纹身黥面的习俗,黎族姑娘十二、三岁到十六、七岁就开始纹身,有了情人,还往往让情人亲手在手上刺些特别的花纹。怒族姑娘一到十二、三岁面上就刺上状如龙凤的花纹,独龙姑娘也如此,不纹者被认为是“不成熟的人”,受人耻笑。布朗族男子也常在背、胸,腿及手臂等处刺上各类图案,瓦族男女也多如此。傣族纹身却颇具代表性,地方志书记载很多,《腾越县志》说:“僰人尚纹身……胸、背、额际、臂、腋、腹、脐各处,以针刺种种花纹,形象若虎豹鹿蛇,若金塔花卉,亦有刺符咒经文,格言及几何图案者,然后涅之以丹青,贵族用赤红色,平民一概用青黑色,否则妇女群辈笑之,以故无论老幼,无不身首彰然者。”现在傣族纹身之法仍然如此。纹身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原始宗教的原因,也受到过佛教的影响,但其祖先崇拜(含英雄崇拜)色彩仍然很浓。这些纹身民族认为,不纹身便是对祖先的背叛,不纹身就不是本族成员。如《海槎余录》谈及海南岛的黎族时说:“黎俗:”男女周岁,即文其身;不然,则上世祖宗不信其为子孙也。”《百夷传》谈及傣族:“官民皆髡道黥足,有不髡者,则酋长杀之;不黥足者,则众皆嗤之,曰妇人也,非百夷种类也。”傣族纹身源于祖先崇拜却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傣族祖先宛纳帕用黑树浆纹身,战胜了魔鬼,夺回了失去的明珠,让光明重照傣族先民。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光明使者而沿用纹身习俗。 一些祭祖祭鬼仪式中,西南各民族中的一部分喜欢将自己的身体绘成鬼模神样,以求与神灵共舞,祈求神的庇护,也避凶鬼作祟。滇南花腰彝有十二年一次的祭始祖“阿”的盛典,庆典上,若干身强力壮的彝族汉子要绘身涂面,奋力搏击,再现先祖“阿”的伟绩。在滇南哈尼族每逢农历七月中旬属蛇日举行的“那棱咧”(驱病魔)仪式上,众多的未婚青年和儿童用锅底黑烟抹面,或用蓝、紫、红、黄等色汁涂绘面孔,手握刀枪、铜器、铁链等,扮成神兵,跟随巫师逐户驱邪,撵遍全村后,杀一狗,以狗血淋寨门,意谓堵塞鬼路。滇西巍山彝族有叫饭魂之俗,农历二月初五举行,叫饭魂者由村中德高望重之老者选定,并一定化妆,走在前面开路者化妆成老丑形象,肚皮上涂抹红、紫、蓝、绿、黑、白等色,奇丑无比,手执牛尾,驱鬼开路。滇南澄江彝族给死者送灵时,涂着怪脸,身着异服,将自己扮成鬼神状。白族每年立春这天都有“打春牛”习俗。春牛用泥塑好,春倌由八个扮成乞丐样的人抬着,春牛被二十四个涂脸绘面,身着奇妆异服的大汉抬着,象征二十四节气。此俗主要是祈求神灵保护,预祝粮食丰收。⑧贵州仡佬族青年男女婚娶前都有凿齿习俗,即将上齿和犬齿取去一两颗。⑨此俗虽与成丁礼有关,但更多的因素是基于祖先崇拜。《贵州通志》卷七说:“打牙仡佬在平越黔西,女人……将嫁,必先折二齿,恐妨害夫家,即所谓凿齿之民也。”此所谓克夫之女需将上齿和犬牙凿去,方能避鬼神,家庭和睦。不仅女性如此,未婚男子也如是,李京《云南志略》说:“土僚蛮……男子十四、五,则击去两齿,然后婚娶。”父母死后,子女也要拔齿,一则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一则愿父母的灵魂永远保佑子女,正如田汝成《行边记闻》说:“仡佬,一曰僚。……父母死,则子妇各折其二齿投之棺中,云以赠永诀也。” 五、礼服与祖先崇拜 礼服亦即西南各少数民族在婚礼、丧礼、祭祀礼、成丁礼等一些特殊仪式上穿的服饰。这些礼服,有其特殊的来龙去脉和寓意,其中一部分与祖先崇拜有密切的联系。 滇南路南县撒尼老人死后,将其尸体从卧室移于中堂,用薅枝水蘸洗身体,着新装新鞋,男性穿长衫,女性着本族服装,口含碎银,两手两腿伸直,用白布裹尸。装敛尸体时,家属则将盖在尸体上的白布在眼、鼻、口等部位剪出圆孔,棺内撒上五谷,在死者头部下端垫上“圭山草”。因凶死而不能入棺者,棺内要扎稻草人代之。老人亡故九十天这天,要举行“脱考”仪式,由舅父主持,全体男女孝子戴麻布孝帽手携供品,至坟前,点三柱香,孝子排列跪于坟前,脱下麻布孝帽,献上红布,主人将麻布帽集中烧毁,另赠每人一顶新帽,红布由舅父披挂,麻布帽和碗供死者阴间使用。⑨滇东曲靖的彝族戈濮人,新娘结婚时穿的婚衣是婚前几个月内由新娘、母亲和姐妹共同缝制而成,该婚衣不得转借他人,不得变卖。一生中只能在结婚时穿一天,新娘死后就成敛老衣。新娘戴的帽子称“姑姑帽”也是特制的,帽沿上刺绣的宽飘带解开后直拖到腿部;结婚的当晚新娘要将帽子上的飘带整齐地捆在帽沿上收藏起来,长辈去世时便成为孝帽。滇西南华彝族老人死后其子女要服丧,男子戴三角帽(又称三角孝心),女子头部束一麻布,正孝和次孝要将麻衣翻转来穿,成左襟衣;正次孝子用麻线束腰,所戴三角帽要露出麻布,以区别于他人。⑩戴三角帽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木铃戴着三角帽到地府迎救母亲的故事。苗族在给死老打绑腿时,是反着裹,穿草鞋是倒着穿,或让女的不系围腰,反让男的系围腰。白族老人死后,死者儿媳服孝衣,从头顶起,全身披白,穿白孝鞋;若死者高寿,多子嗣,则服红孝。摩梭人在死者面部贴上一张绘有送魂路线的盖面罩,穿上寿衣和下面穿孔的寿鞋;穿好寿衣,把死者扶成蹲坐式,下肢弯曲,膝盖并拢,两手交叉于胸前,再用两条布带捆扎,先套住脚尖,绕过脖子,在腰部捆扎几道,成胎儿状,再入葬。(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