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石文颖]神话复归的现实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中国文学网 石文颖 参加讨论

    “神话复归”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化与文学现象。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指环王》《特洛伊》《哈利·波特》等等奇幻性文学、影视作品大量采用神话性意象及情节模式,一再引发读者大众的欣赏热情,取得文学及商业上的极大成功。同时,英国坎农格特出版公司发起了全球首个跨国出版合作项目——“重述神话”,许多知名作家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热心加盟,一些改编自神话的重要作品陆续出版,包括《珀涅罗珀记:珀涅罗珀与奥德修斯的神话》([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重量:阿特拉斯与赫拉克勒斯的神话》([英])简妮特·温特森),以及我国的《碧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苏童)、《人间:重述白蛇传》(李锐)等等,欧洲媒体称之为国际出版界的一大奇迹。 
    奇幻文学或神话小说中的神话情节及意象,不同于原始部落中作为神圣叙事的、严格意义上的神话。后者远远不同于世俗性、虚构性的娱乐故事,而是被原始部落成员视为真实可信的事情,必须得到严肃的对待。它是公共仪式和社会禁忌的说明,是集体行为的楷模与宪章,发挥着重要的实用功能。但是二者毕竟有着紧密、复杂的关联,“神话复归”在我们今天的现代社会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超越凡俗现实的审美意义。昔日被视为真实存在的神圣叙事,现在已经成为文学艺术的一种,更是后者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和灵感源泉;远古真实信仰中的神和英雄,也成为今天虚幻文学的主人公,让我们无比惊奇,给人以无限遐想,表现出强烈、持久的艺术魅力。
    距离产生美,这是一条公认的美学法则。古老性、异域性和虚幻性的神话要素,有效地拉开了同琐碎、凡俗的现实经验的距离,打消了人们心中斤斤计较的利害考虑,制造了最大可能的艺术间离效果;而表面的虚假正好提供了超越的契机,人们借此可以从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层面来体察世界和了悟人生。因此,神幻文学就成为一种隐喻或寓言,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审美功能。早在二十世纪初期,毕加索、高更等西方先锋派艺术家就开始把目光投向非洲的原始艺术,为其内在的力量和质朴动人又邪气十足的风格所打动,从而引发了欧洲艺术创作的一场革命;艾略特、乔伊斯、卡夫卡等诗人、作家也广泛采用古老神话的意象和结构模式,促成现代派文学的“神话复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艺术成就。
    神话不仅能带来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愉悦,更能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安慰。世俗化的现代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但也使得许多人信仰失落,随波逐流,心灵空虚,精神分裂。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在《现代人的心灵问题》一文中哀叹:“当我们正用工业成就把东方人的世界搞得天翻地覆之际,东方人亦正以其精神成就把我们的精神世界弄得狼狈不堪。我们未曾想到,当我们从外面把东方人打败之际,也许东方人正从内部把我们包围住。”因此,很多西方人开始呼唤久违的神性,重新赋予生活以超越的意义和价值,用来抵抗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绝望,寻回人类童年曾经拥有的永恒乐园和诗意栖居的大地。
    第二是对于现代文明的反思功能。自西方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具理性的强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进行物质生产的能力,有力推动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最终造成今天整个现代化世界的面貌。这些在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种种方便、舒适和快捷的同时,也不免产生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在现代社会技术官僚的支配与大众传媒的鼓动下,人类无限膨胀的自我中心和无止境的消费欲望,正日益成为整个自然环境系统不可承受之重。气候异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等可怕的近景或前景,早已给自负的人类敲响了警钟。神幻文学作品中所富含的种种奇幻观念与神话要素,尤其是天人合一的敬畏意识和生态智慧,则为我们走出上述现代性困境提供了可能。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日常经验的事实变为神话的最初和主要的原因,是对万物有灵的信仰,而这种信仰达到了把自然拟人化的最高点。……对于原始人的部落来说,太阳和星星,树木和河流,云和风,都变成了具有人身的灵体,它们好像人或其他动物一样地生活,并且像动物一样借助四肢或像人一样借助人造的工具,来完成它在世界上预定的职能。”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则在《原始思维》一书中认为,原始部落成员通过神秘互渗的原逻辑思维,借助神圣力量、图腾崇拜等集体表象,将个人与群体、幻象与现实、人与自然交融在一起。这样,以万物有灵和神秘互渗为基础的神话观念,就保证了人对自然的亲密和谦卑,克服了征服世界的自负与狂妄。在原始人类看来,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或许还不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息息相通的依存关系。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每一个动物甚至每一阵风都可能是神圣的,值得敬畏。当他们喜获农业丰收和不得不杀死猎物的时候,往往举行庄重、虔诚的献祭仪式,以感谢自然的恩赐或求得神灵的谅解。
    当然,欣赏神话并非意味着单纯的倒退与回归,而是在蛮横的工具理性和单一的现代生活之外,让我们拥有更多选择,也拥有创造更好、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可能。
    (本文原载:《文艺报》2010年4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