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民就陵阜而居”。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住区与环境的关系以适应为主,为避免洪渍灾害等,往往就将住宅和村落建在丘陵、岗地上。许多地名亦称为某某丘、某某阜、某某岗。我们祖先因在丘岗环境里生活,故称为“丘民”。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即强调了得民心的重要性,长江流域的许多村落不仅依山傍水,而且位于丘陵岗地之上。例如清代成集的湖北黄陂研子岗(原称碾子岗),坐落于涢水西岸丘岗;黄陂李家集位于龙须河西岸丘岗。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生产力的发展,加之审美观点的提高,人们已认识到无论是村落还是园林的建筑都要因地制宜,随地区、地形、地气的变化而不同。明代杰出的造园家计成在《园治》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一条原则:“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并指出选地时要不拘一格,如对山林地的选择“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工。”在自然基础上,再经过主人的巧妙建造,才能达到“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除月,千峦环翠,万壑流青”的优美环境,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效果。在长江流域无论是园林还是村落都有不少相地合宜的典型。早已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和无锡园林(寄畅园、蠡园、梅园等)都具有浓郁的水乡气息,它们得自然水之优,围绕山水而构思,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相连,层次分明,赢得了“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美称。当我们乘船从丰都顺流而下,在长江北岸就能看到一座形似宝塔的飞阁层楼,这就是著名的忠县石宝寨。它依玉印山而建,甚至主体建筑从山麓到山顶共12层楼阁衔山而上,分寨门、寨身层楼和寨顶古刹三部分,不仅造型雄奇壮丽、而且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位于西陵峡的古镇新滩,依坡面江,随形就势,那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依偎在幽深美丽的山峡怀抱中,甚为和谐。安徽歙县丰南树,智慧超群的能工巧匠,剪裁真山真水,“宜亭斯亭,宜榭斯榭”。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椅,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浙江楠溪的苍波村,借笔架山为朝山,村中水池为砚,条石为墨,宅院为纸,形成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该村山水形胜,历代文人辈出。 2.3 通风采光 通风采光是传统聚落选址和建筑的重要环境条件。我国古代对于住宅通风纳气已有认识,并提出了“气囿于形”。长江流域历代聚落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从聚落选址、建筑布局的角度,创造了通风采光透气的良好环境。安徽徽州村落入口往往建有村落水口园林,既能冬屏寒风、夏遮骄阳,也能涵美水源,净化空气,起到“藏风聚气”的作用。这里民居朝向以东或东南向为主,充分利用自然日照,并顺应当地主导风向,有利于形成自然通风;其天井庭院与正房配合得宜,既便于室内起居,又利于天井庭院通风采光,而且光线通过二次折射,少眩光,具有难能可贵的柔和感。如歙县屯溪一些临街的民房商店,除了明的天井外,在楼房中还开设不露天的天井,光线充足,阳光可透过天井直射室内,居民可以利用天井来晒阳光,同时还因“花房效应”而提高冬季室内温度。湖南岳阳的张谷英村,是一个始于明朝的宗族聚居村落,其主要居住群位于青山绿水之间,背倚龙头山,前依渭溪水,坐北朝南,所以在冬季山势可阻挡南下的凛冽北风,而在炎热夏季渭溪水又可迎来南方的习习凉风。不仅如此,这种布局也带来了得天独厚的采光条件,还便于生活用水及农田灌溉水的使用。在这些居住群中,各单元住宅的屋檐是相连的,形成一个低层集体住宅式的建筑构造。因此,在居住群内的活动可不受天气的影响,并且有效防止夏日阳光的直射和冬天过快的地面散热,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2.4 相关综合特点 乡村聚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比城市住区更为明显,并打上了社会与文化的深刻烙印,因此,长江流域乡村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不仅如上所述十分密切,而且呈现如下综合特点。 (1)分散性 乡村聚落具有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这是区别于城市的重要特征。在长江流域的一些山区,如湘鄂渝交界的武陵山区、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区、江西井冈山等,由于地形崎岖,耕地面积不大,而且比较分散,往往在相对集中的地点,有几家农户住在一起,在特殊情况下,还会出现独家村。就是在成都平原地区,也几乎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自然村,只是存在不同的林盘或林盘组合体,且这些院周多种竹林的林盘规模大小不等,一般平均不超过10户。此外,在水稻生产的一些地区,为了农田管理上的需要,往往在一定面积的水稻田中间就有一户或几户家住在地面较高之处,以便就近管理周围的农田。 (2)脆弱性 传统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多以适应为主,改变环境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即受环境影响大而反作用于环境的能力较小,所以具有生态脆弱性。长江流域乡村聚落的房舍建筑,为了适应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多为人字形抬梁或穿斗架两面坡屋顶,前后出檐排除积水,地面相应挖檐沟排水。沿河岸或台地边缘修建房舍,则常有吊脚楼。长江洪水危害,涉及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凶猛突然。乡村聚落面对洪波汹涌是无法抵御的。1991年安徽暴雨洪灾,使16.5万座农村房舍夷为平地,278万间房屋倒塌,尽管灾后重建工作成效显著,已被评为联合国人居中心“改造人居环境全球最佳范例”,但住区统一集中到“抗涝地区”,统一规划建设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原有农村聚落的自然演进过程中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