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邓先瑞]长江流域乡村聚落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中国民俗学网 邓先瑞 参加讨论

    (3)地域性 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的地缘性特征往往建立在血缘性基础之上。徽州很有地方特色的团状聚落,即是纠宗聚族而居的结果。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聚落是以血缘为基础聚族而居的空间组织,血缘关系是维系聚落的纽带,体现宗法观念的祠堂是聚落中最重要的建筑。在徽州聚落中,不仅每村必有祠堂,有的甚至一村多祠,长卑有序,以血缘关系为背景,分为宗祠、支祠、家祠,而且聚落建筑以宗祠为物质中心或心理中心布局。成都平原以林盘为单位的农村聚落,常以姓氏加林盘为地名,如“张林碥”、“李林盘”,反映了聚族而居的住区特色,成为同姓聚居村落。长江流域农村更多的是自然村冠以姓氏,如邓家冲、蒋家坳、王家村、张家庄等。这种在血缘性基础上的地缘因素迭加,使村落内部的结合更为紧密,也相对稳定。此外,由于各地主要聚落形式均是长期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结果,因而也具有继承性和地方性特色,例如在清代“湖广填四川”的几次大规模移民过程中,成都平原接受了各地移民带来的住区建筑风格和布局形式,形成了不同的乡村聚落形态。现今龙泉一带仍有典型客家民居残存。但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同的乡村聚落形态逐渐同化,即趋同过程,因此,成都平原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形态与布局特征。
    (4)生产性 乡村聚落除了居住功能以外,往往还具有生产功能,历史上多是农副兼顾。在长江下游的水乡传统村庄,往往是在住宅四周种植果树林木,宅后一片青翠的竹林,房前屋后的河道塘面则是养鱼的场所。因而兼有农、林、副、渔业的发展。有的地区出现了闻名遐迩的桔乡、桃乡、竹乡、蚕乡、菱乡、藕乡等。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既在村落四周种植果树竹木,又在院落进行各种农副产品加工等。现在更发展了乡镇企业。
    3 乡村聚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长江流域的乡村聚落,不仅是当地人们生活方式、习俗、观念的传承载体,凝聚着深厚而朴实的地域文化底蕴,而且是人类生活方式对自然土地的映合,是与自然环境巧妙相配、融洽和谐的结果。这些聚落中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交相辉映,并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特点。但是,由于乡村生产力水平很低,经济发展滞后,乡村聚落使用的建筑材料、房舍的造型以及舒适程度等,都远远赶不上时代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而引进外来新式建筑时,又往往对传统聚落的特色注意不够,以致造成一些不和谐感。加之近代农村环境问题相当严重,长江流域的洪水、滑坡、泥石流常有发生,水土流失、耕地减少、水资源污染也比较突出,都危及到乡村聚落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是在当今人类面临生态恶化和环境破坏情况下,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环境价值观和生存发展观。联合国人居会议提出的人居可持续发展观点,旨在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人们既要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原有乡村聚落进行改造创新,又要认真吸取传统村落、建筑的精华,使广大乡村住区“青山绿水环绕,万物生机盎然。”
    长江流域传统村落蕴涵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干栏,是适应湿热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居住形式,可说是一种传统生态聚落单体。它作为历史的产物,如今虽然仅存留在少数偏远地区,但其保持的“架空”特点和采用当地出产的绿色材料符合生态建筑观,它所涵盖的生态信息已在许多地区有所应用,甚至曾有外国学者还构建了将来的“干阑化城市”。成都平原传统的乡村聚落,是与区域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产物,在一个聚落群体中,各宅院朝向不一,房前宅后多种植竹林果木,环境优美宜人,四周竹林既可分隔空间,又可保持水土,还可防止火灾蔓延,在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平原上形成簇状林地,有利于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徽州原生村落,经历历史沧桑,能够保持其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征,说明存在村落演化适应其环境变化的机制。这里不少村落在村落选址、规划中体现了充分利用自然、融合自然的原则,在聚落营造中表现了人们顺应自然、装点自然的审美观,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观。至于早就深受文人画家赞誉的江南小镇,多形成于山前水旁,街景、河景融为一体,“小桥流水人家”,别具风采。位于太湖之滨、灵岩山麓的古镇木渎,素有“锦绣江南鱼米乡”的美称。贴近运河、长江和黄浦江的江苏昆山县的周庄,市民傍河建宅,临水而居,富有浓郁的水乡风情,无怪乎这里成了旅美画家陈逸飞的名画《故乡的回忆》的原型。因此,江南小镇可以认为是“一种把自然与人情搭建得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长江流域许多历久不衰的乡村聚落,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存在和发育的,诚如李四光指出的:“地下的种种情形有左右地上居民生活状态的势力。那种势力的作用,常连亘不断。它的影响虽然不能见于朝夕,然而积久则伟大而不可抗。人类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怎样能逃脱这种熏陶作用的势力?这种势力千变万化,运行各异其方。各地居民受其影响者,各具特殊之性”,“就是极小的一个村落,一条道路的存在,只要仔细地考察,往往能找出地下的原因来”。因此,长江流域传统聚落的精华是可以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对接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中指出:“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与自然和祖辈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居住条件不断提高的今天,保持传统聚落文脉的延续,使传统聚落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得到保护,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雄伟的城市与清雅的村落将会和谐分布,整个长江流域的大地上就会铺展出文化座标上的重峦叠嶂。
    (本文原载《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第49~53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