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凉山彝族社会中的“尔普”(份子钱)是一种礼物交换形式。对“尔普”的研究和分析,可有助于人们理解凉山彝族社会。“尔普”本来是维系彝族传统社会宗族内部亲属组织的纽带,由于文化变迁的原因,后来发展出了跨宗族的“尔普”新形式,又由于族群互动的原因,还产生了跨越族群的“尔普”形式。“尔普”形式的变迁是族群互动下的一种文化变迁形式,其动力来源于彝、汉两族的互动关系。彝族社会中“尔普”的变迁形式是人类学关于族群互动下的文化变迁理论的鲜活事例。 关键词:彝族;尔普;礼物交换;族群互动 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是人类学中的热门话题。在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区域里,随着人们交往机会的增加,各民族的文化总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迁。在多数情况下,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强势状态的民族(比如汉族),会在文化上影响处于弱势状态的民族(比如彝族)。但在少数情况下,由于人口数量等其他因素的作用,弱势文化也会影响强势文化。 深入探索多民族区域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变迁,可以进一步了解该区域的社会文化变迁轨迹。比如本文所讨论的“尔普”(份子钱),就有一个从宗族内部向跨宗族发展,甚至跨越族群界限的变化过程。彝族人口在彝族地区的相对优势,对生活在该地区的部分汉族产生了影响,从而产生了跨越族群的“尔普”形式。 笔者曾于2002年4月至2003年元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进行田野调查。虽然那次调查的对象是藏族尔苏人,但是在甘洛县,由于彝族和汉族的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若要深入考察尔苏人,就不能忽略对彝、汉两个民族的研究。甘洛县是笔者的家乡,作为彝族,笔者对当地彝族有着感性的认识。笔者在调查尔苏人期间,又对彝族社会的某些现象做了研究。本文就是基于对亲朋好友的访谈以及自己的参与观察而写成的。 一、“尔普”辨析 “尔普”是凉山彝语,“尔”是交换的意思,“普”则表示价钱,“尔”、“普”连在一起,意即“交换的价钱”,相当于汉语的“份子钱”。 彝族的“尔普”形式虽然跟汉族在婚丧嫁娶时的“份子钱”或“赶礼”、“随礼”有相似的地方,但在功能、范围、形式、含义等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异。在传统彝族社会中,人们在亲友结婚时一般都不“赶礼”,即使出点柴米油盐等,也不叫“尔普”。“尔普”只用于丧事、命金、纠纷赔偿等方面。而且,从传统上讲,只有用于同一宗族的“份子钱”才叫“尔普”。 目前,在城镇里,族群之间交往互动的机会增多,文化相互影响的情况由此产生。彝族和汉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受汉族影响逐渐增加,在此情况下,一些彝族干部由于社会关系的原因,也加入到汉族朋友或同事的随礼网络。对于这种新出现的情况,彝语并不用“尔普”一词加以表示,而是直接借用当地汉语的“赶礼”一词。但另一方面,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尔普”网络也已跨出同一宗族的社会网络。长期生活在彝族地区的其他民族,由于受到彝族文化的影响,也加入到以彝族为主的“尔普”社会网络之中。 对“尔普”形式的分析,可以充实人类学关于礼物交换、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的理论,便于深入理解彝族社会结构。通过“尔普”形式的变迁,则可以观察当代彝族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还可以探讨和揭示人类学所关注的文化互动问题。 汉族的礼物或随礼并不能等同于彝族的“尔普”。阎云翔在研究下岬村的礼物交换时,辨识了21种送礼的时机,包括生育庆典、流产与妇女绝育、订婚仪式、婚礼、盖房、拜寿、丧礼、偶然的庆贺、年庆秧歌舞、亲戚间的互访、拜新年和挂线、孝敬礼和压岁钱、探望病人、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交换、爱情信物、间接应酬、溜须(巴结性礼物)、“上油”(起润滑作用的礼物)等。"彝族的“尔普”只涵盖其中的“丧礼”一种,此外还包括因亲戚“惹祸”而承担的“命金”和纠纷赔偿。汉族其他形式的礼物,在彝族社会里绝大多数都不存在。比如,彝族不过生日,也就不存在拜寿礼;在结婚的时候,彝族也没有“随礼”的习惯,亲近的人会送一些做好的饭或酒,但不送也没有社会压力;彝族看望病人也会带点鸡蛋等礼物,这并不叫“尔普”。有趣的是,彝语里没有一个专门的词表示“送礼”这种行为,人们一般都是直接用“给”,或者说“给……帮助”。 彝语中有个词叫“卡巴”,可以涵盖阎云翔所列出的部分礼物,但也不是全部。“卡巴”虽可勉强译为“礼物”,但也只表示长辈给晚辈的礼物(如压岁钱)或是将领给勇士的奖赏。从现实生活中来看,老师发给学生的奖状和奖品,官方或老板发给下属的奖金或红包,才是彝语意义上的“卡巴”。反过来说,晚辈给长辈送钱,下属给长官送酒、送烟等,都不叫“卡巴”,而是直接用“给”、“让喝”、“使抽”等动词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