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聚落文化因子中,前三个因子是聚落文化中的恒常因子,是形成傣族传统聚落原型的重要因素。其中,神灵之村寨又是其聚落原型的核心文化因子,决定了傣族聚落原始宗教的内涵。第四个因子——佛之村寨,是后来引入的文化因子,使西双版纳傣族聚落由原始宗教信仰走向原始宗教与小乘佛教“二元一体”的宗教信仰,成为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后期的核心文化因子。四个聚落文化因子使傣族传统聚落不仅从形式上有别于其它民族的聚落,同时,这四个聚落文化因子通过前述的人生价值观和经济价值观这两个聚落文化要素的作用,构成了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聚落文化,并使其沿着“敬天地”、“敬祖先”、“敬佛”的方向伸展,标志了不同时期聚落的文化特征,成为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文化的灵魂,衍生了具有人和神(泛指神、鬼、佛)共居的原始理性精神的、聚落的传统规划思想。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发展经历了约二千年,其形态特征总是随着傣族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我们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将这一漫长的过程划分为五个时期,并将时期的划分、聚落的文化核心、社会时代特征与相应的民族价值观和聚落的物质形态归纳如下: 第一时期:以敬天地为聚落文化的核心;以天神、地神的赐福为全民族人生之所盼;向自然索食和狩猎为生;聚落形态表现为略似太阳符号的聚落原形,以寨心、寨门、寨边界、道路等为主要构成要素。 第二时期:以敬天地、敬祖先为聚落文化的核心;以天地神灵的赐福和祖先神灵的保佑为生存之信念;以种植水稻和狩猎为生;聚落形态中加入寨神的元素。 第三时期:以小乘佛教传入为标志;敬天地、敬祖先、敬佛为聚落文化之灵魂;以神灵的赐福保佑和佛教的轮回转世为民族精神之寄托;种植水稻为主,狩猎为辅,少许手工业出现;聚落形态中融入了佛寺和佛塔这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第四时期:以民主改革为标志,三个“敬”为聚落文化之核心;在神灵保佑和佛祖赐佛的人生寄托中,由于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当家作主精神萌芽;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多种经济作物为辅,手工业发展;聚落中出现了村公所、小学等构成元素。 第五时期: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敬佛仍为聚落文化的内核,敬天地和敬祖先有所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开始抬头;求神拜佛依然如故,但傣族群众的自我观念逐渐增强;傣族传统文化已开始向现代文化过渡,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变,乡村社会向小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的社会文化向多样性和开放性的文化转变;种植水稻为主,种植水果、甘蔗、橡胶等经济作物为辅;在城市边缘的村寨和公路沿线村寨中出现了以经商为主的经济活动;旅游业开始发展; 聚落形态中出现商店、旅馆、娱乐场等元素,空间意向由传统的内聚型走向分散型。 从以上对五个方面的特征和变化的分析,不但将西双版纳傣族聚落文化发展中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且将文化发展与时代特征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的分析使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民族聚落文化的演化进程。 由以上对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文化形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居住形式及区位构成是傣族对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的适应性和调整性反映,其依山傍水的选址,沿等高线的屋脊,和干栏式住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与自然为友的特征,表现了傣族的原始规划思想。在今后傣族村寨和小城镇的建设中都有借鉴价值。 2.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与文化的结合点,它直接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傣族的文化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以及社会状况,体现了傣族对聚落文化的民族认同,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观的集中表现。 3.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傣族聚落文化资源、建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傣家乡村旅游不仅是今后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而且也是发展西双版纳傣族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林声:《云南沧源崖画》,《云南地方民族史论丛》,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出版。 2.杨大禹:《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出版。 3.[美]拉普普:《住屋的形式与文化》,境与象出版社,1979出版。 4.王松等著,《傣族佛教与傣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出版。 5.格桑顿珠:《傣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出版。 作者简介:杨庆,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云南昆明650093。 (本文原载《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02期,第78~81,8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