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周春]从民间隐性话语到公众热门话题(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学苑出版社网站 周春 参加讨论

    趋吉避凶的心理是民间信仰存在的心理动因,在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尤其是在婚丧嫁娶等大事上,趋吉避凶的观念表现得更为强烈。例如在对婚期的选择上,民间不只重视对年的选择,在对月和日的选择上也体现了这种观念。如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民间常有忌单日嫁娶的习俗,因为单日不能满足人们追求“好事成双”的愿望,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尽可能地选择双日结婚,阳历和农历都是双数的日子更被视为婚嫁的佳期。再比如对出行日期的选择、对上梁日期的选择,都是很有讲究的。人们认为如果在一个不吉的日子出门远行或上梁,将会带来某种不好的后果,相反,如果选择了一个好日子,将会给人带来好运。旧俗甚至在发须爪甲的修剪上,也认为有择日的必要(江绍原,1987:102)。现实生活总是吉凶难料、福祸莫测的,民众从生活的需要出发,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自己的安全感,从而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因此,趋吉避祸的观念是一种蕴藏在民众思维中的深层的心理机制,“寡妇年”与“结婚大年”现象非常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点。
    民众对“寡妇年”和“结婚大年”的看法不一,有的认为这是典型的迷信思想的反映,有的则认为这并不是迷信,因为大家并不相信有无立春与婚姻是否美满长久有必然的联系,只是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因此,对其进行怎样的定位便成为我们认识此种现象的关键,也是从民俗学角度解析这一现象的关键。
    汉语中的“迷信”是英文“superstition”一词的译语,但是并不是直接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而是从日语“mei xin”一词转译过来的。“superstition”本是西方宗教学的产物,最早是基督教用来反对其境内的异教徒的。在早期的人类学中,它被用来形容西方现代文明出现之前的那些信仰方式。{1}后来,“superstition”一词的含义逐渐稳定,用来指代这样一种信念:与某一系列事件没有逻辑关系的另一物体、行为或情况会影响此系列事件的结果。这种意义上的迷信,与特定文化中的价值观、宇宙观、哲学和信仰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一种存在于人们观念和行为中的文化的产物。有些迷信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也有一些迷信对社会没有破坏作用,还有一些迷信在人类心理和社会组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王娟,2002:153-157)。如西方社会典型的一种迷信观念——“the thirteen superstition”,即以十三为不吉利的观念,就是一种对社会和个人生活没有破坏作用的迷信。因此,抛开某些迷信的破坏性,我们应该将迷信视为一个中性词{2}。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人们对“结婚大年”和“寡妇年”的趋避看成迷信。
    然而在现代汉语语境中,“迷信”一词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被认为是一种与科学和现代化为敌、应该被全盘否定的东西,因此,“迷信”一词又常与“封建”组合成“封建迷信”,成为“愚昧”、“落后”、“封建余孽”的代名词,被国家话语视为“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障碍,成为“破四旧”、“文革”这些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力图破除的首要目标。因此,现代汉语中的“迷信”一词除了具备中性的“superstition”一词的内核以外,还具有“愚昧落后”、“危害社会”、“需要反对和革除”等涵义。从这种意义上说,把人们对“结婚大年”的推崇或对“寡妇年”的忌讳看成迷信似乎是不甚妥当的。笔者认为,把这种现象定位为“俗信”更为稳妥。
    “俗信”一词是民俗学领域提出的一个概念。{3}在以往的民俗信仰研究中,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某些民俗信仰并不能用“迷信”一词来涵盖,因此提出了“俗信”的概念。最早提出这一术语的是乌丙安的《中国民俗学》(1985),该书明确指出了迷信和俗信的区别,把它们当做民间信仰的两大组成部分,认为俗信是在迷信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信仰:
    俗信原来在古代民间传承中曾经是原始信仰或迷信的事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人们的文化程度的提高,一些迷信事象在流传中逐渐失去了原来的神秘色彩,失去了神秘力量,人们在长期生产与生活的经验中找出了一些合理性,于是把这些事象从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习惯。这些传统习惯无论在行为上、口头上或心理上保留下来,直接间接作用于生活目的,这便是俗信。(乌丙安,2006:240)
    此后,陆续有学者对俗信、俗信与迷信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直到2001年《民间俗信和科学文化》一书出版,才对俗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俗信的发生、俗信的性质、俗信的特定功能以及作用机理、传播机制、俗信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初步建构了俗信的理论体系。该书对俗信作了尝试性的定义:
    俗信,又称民间俗信,作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以民众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未来事物发展及生产、生活前景进行预测而形成的,一般在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发挥作用,并为一定范围内的民众群体广泛认可和遵行的一种心理信仰现象。(刘德龙,2001:19)
    由此可见,俗信是一种与迷信有着本质区别的民间信仰。与迷信相比,俗信没有虔诚的仪式,没有严厉的制约后果,对社会或个人没有或较少包含有害成分。俗信是正常的或良性的民间信仰,仅表现为传统观念的自然沿袭和民间对精神生活的广泛追求。{1}但是因为迷信和俗信具有相同的结构方式,即都可以表示为“(如果)A的话——那么就会B(除非C)”,所以两者往往不易区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