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门、窗的功能 1.门形成仪式空间 (1)礼仪 中国自古以礼制为核心,建筑一向以其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服务于社会的需要,自然产生了一系列直接服务于礼制的建筑形式,大门是一个建筑的主入口,它首当其冲的地位同样也不许无“礼”。 敬修堂的大门秀丽而庄严,房檐下精雕细刻的枋梁,表明主人绝不是百姓。四根门簪精心雕刻着四季花卉,进一步说明主人深厚的文化修养。高高的门限,说明主人在当地重要的社会地位。 静立着的大门,竟然能传达给我们这么多的信息,无论是大门的形制还是装饰都符合主人的身份,不能不佩服建造者缜密的心思。 (2)领域 “天下之本在家”。(《申鉴》汉·荀悦) “家”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国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国。 一切的思考均由“家”开始。中国人对“家”的营造,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往往从数代之前就开始储蓄优良的木材。大到房屋的选址,小到庭院里的一草一木,无一不让人费尽心思。似乎有了好的房子,也就有了美满如意的生活。 而“门”则界定了“国”与“家”的范围,走出门,便是国;进得门来,就回到温暖的家。 来到敬修堂,首先进入门间。由于墙和门的高度高,而门间的总体面积较小,因此形成了一个纵向延伸的空间环境。门间内的木质大门,结合另外三面的实墙明显地限定出这样一个入口氛围:庄重、气度不凡。雕刻精美的额枋、门簪、笃厚的门枕石、高门槛都清楚地告诉来访者这是一个身份高贵的官宦人家。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开始转换心境,准备进入宅内。 在每进院落之始,都以一座制作精美的门楼作为开端。不同性质的院落空间,其墙门的雕刻内容以及雕刻等级都是有区别的,因此,通过对墙门雕刻和等级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判断一个院落的使用功能。 正厅对于一个官宦家族来说,是进行对外事务时非常重要的空间,从门楼上看,使用“鲤鱼跃龙门”、“文官武将”等立志向上的题材,雕刻手法简练大气,训言周边的围合纹样使用简洁大气的回纹云式,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 大厅空间的门楼雕刻明显地更具有生活性,人物形象增多,表现的更多是家庭、庭院的场景,同时训言周边使用龙凤作为装饰围合,篆体的汉字更具装饰性。 从门楼的题刻上我们可以看到,正厅门楼的完成时间为乾隆壬申年间,大厅空间的门楼完成时间为乾隆辛未年间,说明大厅的门楼先于正厅门楼完成,因此正厅门楼相对较为简洁的雕刻不是因为技术达不到的客观原因,而是由于门楼所代表的空间不同,决定了门楼的不同雕刻风格倾向。 大厅后进入内院的门楼完成于乾隆癸酉年间,从外观上看形式更为简练,下枋上有乾隆年间标志性的龙纹。由于是进入内院,内院是家人的生活空间,因此风格上不用太正式、严肃,起到内、外过渡的功能即可。从这里开始便是内眷生活起居之地了。 (3)序列 从平面构图的艺术上看,中国古代建筑的门担负起引导和带领整个主题的任务,它们正如一本书的序言、楔子,一首乐曲的序曲、前奏,再或者是戏曲和电影的序幕、开场白,总之,相当于一切艺术作品的一个开头,首先作出一个简短和扼要的概括,使人对其内容和性质产生一个总的印象。 敬修堂虽然有六进院落,但是整组建筑建立在一个中轴线上,主要的交通路线都是穿越“门”、“堂”而过。每进院落通过门楼联系起来,使得这些空间得以相互渗透、彼此观望,同时人们的视线会追随这些洞口向内探视究竟,产生深远而没有穷尽的感受。 其实中国的古建筑就是一种“门”的艺术,在典型的中国式“人工环境”中,给予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过了一门又是一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