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中共早期中央机关驻守上海12年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文汇报 李婷 刘力源 参加讨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上海,兴业路上那座青砖白缝的石库门房子,便是她诞生的地方。
    上海同时也是党诞生前的孕育之地和诞生后的早期活动中心。据史料记载,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到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迁往瑞金,在近12年的时间里,除了有几次短暂的迁离,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及各级机构都设在上海。在充满艰险的岁月里,许多隐蔽战线的英豪怀着坚定信念,以自己的顽强不屈和机智勇敢,为确保党的秘密机关安全立下了不朽功勋。
    “三曾里”: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秘密办公地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召开过十九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前四次会议中,中共一大、二大和四大都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三大虽然是在广州召开的,但会后不久,中共中央的领导机关又迁回了上海。原香山路(现临山路上)上的“三曾里”,便是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的所在地,这里是党中央高层领导商议大事的重要场所。
    这是一幢两层的房子,上海话称两楼两底,楼上楼下共八九个房间。毛泽东、杨开慧住在楼下前厢房,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和妻子向警予住楼下后厢房,中共早期工人运动领袖罗章龙住楼上。为隐蔽起见,住在这里的“三家人”对外称“王姓兄弟”,向警予是“户主”,门外挂着醒目的“关捐行”招牌,以为海关进出口货的客户填写报关单作为他们的职业掩护。当时去过的人说,这三兄弟待人接物温和有礼,报关填写细心周到,只是有些腼腆,不爱多话,他们的家眷也不喜欢抛头露面。
    在“关捐行”不紧不慢的节奏中,真正的“三曾里”却是一派繁忙、朝气蓬勃的景象——住在这里的革命家们每天要阅读《申报》《新闻报》《密勒氏评论报》等十余种中外报纸及杂志,关注全国的政治动向,同时和时常过来的陈独秀、王荷波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制定文件、草拟决议,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撰写文章,往往连续工作、静思澄虑直到深夜。但是,所有同志都不觉得疲惫,也从不松懈。据罗章龙在《椿园载记》里回忆,经常到三曾里来的有中央执行委员王荷波。共产国际代表亦常派人来此联系工作。恽代英当时是青年团书记,中央开会他也要来列席会议。时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陈独秀常来此办公,他的寓所虽在法租界渔阳里,但这里专门为他留了床位,开会晚了或有事不能回去,就在此留宿。
    这个隐蔽的中央局机关持续约一年两个月时间。1923年9月到1924年上半年,从这里发出的中央通告和文件数量多,涉及内容广,为指导国共合作及发展共产党的革命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2年日军入侵上海时,三曾里不幸被炸毁,但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燃起的星火之光却长久不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