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许满贵:唐玄宗御制《令长新诫》窥探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收藏快报 许满贵 参加讨论

    ■河南邓州 许满贵
    “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唐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甲寅(初四),唐玄宗在朝堂亲自复试吏部新放的县令,把其中45名不合格的斥退,并为新选中的163人御制《令长新诫》:“我求令长,保义下人。人之所为,必有所因。秋矜浸广,赋役不均,使夫离散,莫保其身。征诸善理,寄尔良臣,与之革故,政在维新。调风变俗,背伪归真。教先为富,惠恤于贫。无大无小,以躬以亲。青旌劝农,其惟在勤。墨绶行令,孰不攸遵;曷云被之,我泽如春。”赏赐给县令、长官(《全唐文》卷四十一)。
    这篇相似如今约束县长守则一样的官箴,是唐开元十三年(725)玄宗帝《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的第二篇官箴,时年唐玄宗41岁。《令长新诫》赐给全国各地的县令后,当时的县令、长皆刻石以为诫。时越227年后,欧阳修把《令长新诫》收录在《集古录》中。跋尾云:“右《令长新诫》。唐开元之治盛矣,玄宗尝自择县令163人,赐以丁宁(叮咛)之诫。其后天下为县者,皆以《新诫》刻石,今犹有存者。余之所得者六,世人皆忽不以为贵也。玄宗自除内难,遂致太平,世徒以为英豪之主,然不知其兴治之勤,用心如此,可谓为政知本末矣。然鲜克有终,明智所不免,惜哉!《新诫》凡六:其一河内(今河南沁阳),其二虞城(河南今县),其三不知所得之处,其四汜水(今郑州市郊),其五穰(今邓州市),其六舞阳(河南今县)。嘉祐八年六月十日书。”
    “官箴”,典自《左传·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一件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前一年的《为吏之道》竹简:“凡为吏之道,必精絜(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无)私,微密韱(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这是文献和出土文物对“官箴”最早的记载。不过那时,这些告诫官员的语言还没有被刻在石头上。稽封演撰《封氏闻见记》:“《令长新诫》书者,刘飞,明皇时人,官正字。工诗,善书。玄宗尝幸骊山,登朝元阁,命群臣赋诗。飞诗最清拔,特蒙激赏。尝书《唐令长新诫》,在邓州。”
    《新诫》原石久佚。而以身践行《令长新诫》最佳者一是鲁山县令元德秀(695—754,字紫芝)。李华撰《元鲁山墓碣铭(并序)》、元结作《元鲁山墓表》、颜真卿书丹、李阳冰刻石,被誉为“四绝碑”;唐天宝十二年(753)十月十二日刻立河南鲁山县(已佚)。《新唐书·元德秀传》载:“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为政清廉,誉满天下”,史称“琴台善政”。民间有“鲁山大夫”“元鲁山”“元青天”之称,其门人谥“文行先生”。今可鉴鲁山县一高校园内的颜真卿撰书《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次山)表墓碑铭并序》,亦称《元次山碑》,唐大历七年(772)十一月刻立。另一位是虞城县令李锡,离任后政声颇嘉,李白为这位堂兄作《虞城令李公去思颂并序》云:“清风令名,奋乎百世之上。”
    正可谓:郡县治,天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吏治郡县,“自除内难,遂致太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