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王炳华:天山峡谷古道——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陆桥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王炳华 参加讨论

    

 
    天山峡谷古道,名不见于中外古籍,但却是历史上真实的存在。它开拓得很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青铜时代,欧亚大陆上的早期居民就已经发现、利用了天山峡谷的天然形势,开始西走东行。这一古老的民间交通,虽不过是驼与马的来去,却“运送”了古老的文明,推进了社会的发展。自远古迄明清,人们一直在天山峡谷中行走,未稍停息,但种种因素使然,这一自然、朴素的古道未能唤起全社会的关注。
    新疆考古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曾一次又一次感觉、触摸到这一古道的存在,也不止一次地想,应该就这一古道的存在、发展、命运,诉说考古学者的心得;但终究还是少了一层理论上的自觉。如今,一带一路的呼唤催生了相关思考,使我们顿悟这条古道实在是有值得一说的地方,它的开拓、发展凝结着不少值得进一步思考的交通文化,有与大众分享的价值。
    自然地理优势显著 
    天山,欧亚大陆腹地最宏大的纬向山系。全长达2500多公里,南、中、北三条山脊平行展开。东段,约占天山山系的3/4,长约1760公里,分布在我国新疆境内;西段,长约800公里,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山体通常宽250—350公里,最宽处可达800公里。
    在我国境内的天山,其山体铺展面积达51万平方公里。谷道内,3500米以上的高岭截流了大西洋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道道冰川,它们是可以养育生命的固体“水库”。据地理学家统计,仅在东天山境内,冰川就可达6900多条,冰体面积达到9500平方公里。自然降水、春天以后冰川的溶水、渤发的山泉成为其不竭的水源,山谷中碧水长流,山间盆地、高山草场广布、松柏云杉连片,成为古代游牧民族理想的生存空间,也是今天人们向往的净土。
    沿途水长流、草不缺,自然谷道可通东西。除三道山脊间基本可以平行前进的峡谷外,在山脊之间、山体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间,也有不少人和马可以穿行的豁口。当年,玄奘由龟兹北入天山,西行至伊塞克湖;汉代远嫁乌孙的细君、解忧公主,来去伊犁河谷草场,都是显例。
    天山峡谷古道很早就为居住其间、内外的游牧民族所知晓。塞人、乌孙、月氏及后来的突厥、蒙古人,都与这些古道存在既广泛又密切的政治、经济关联。中原大地的使臣、商旅走向中亚西部广大世界,也少不了这条峡谷古道的佐助,天山峡谷古道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认识、阐发的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