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田野研究 >

[巴莫曲布嫫]构思“高山图式”(5)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民族艺术》2003年第2期 巴莫曲布嫫 参加讨论

    
    五、木门: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空间对于文化展示的限定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贯穿于“高山图式”的时间观念与空间概念的天成契合却不是我们事前预设的。换言之,这种契合是在整个布展过程中由隐而显地呈现出来的。
      作为监理人之一,我或许是以“本土学者”的民族身份出现在博克博物馆的。但由于我早年从事民族文学研究,近年来又从投师中国民俗学奠基者钟敬文教授门下在北京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民俗学博士学位,所以我想在本次展览中多少应该体现一个folklore fellow(民俗学者) 的立场和观照。对包括服饰、器物、民居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物质民俗事象,本是民俗学的一个传统主题。尽管如此,中国民俗学的发生、发展一直受到日本民俗学的影响,那就是历来都特别重视“时间”,而相对比较忽视“空间”的反省。长期以来,中国民俗学是以时间为中心的学问,总是致力于把中国各地、各民族形形色色的民俗事象,纳入到时间的序列中来理解,这就多少忽略了各民族、各地方民俗文化差异性的空间意义。即便有一些致力于阐释民俗文化地域差异的研究,其实也仅仅只是一种是空间问题时间化的努力,即由空间的差异追索出时间的前后。比如,有关彝族文化的地域性研究,往往不是探讨各地区、各支系文化的独特意义,而是从各地区文化的相似性去寻绎彝族文化的源与流。而当学者们进入某个彝族地区进行民俗学调查时,最普遍的遗漏,往往正是对有关布局、空间、方位、境界、场景、区位及环境等方面的民俗事象及其意义的关注。而木嘎从一开始就将“高山图式”定位于诺苏文化,并且力图从地理空间上覆盖包括云南宁蒗在在内的“大小凉山”,并从中展示义诺、圣乍、所底三个相对有地域特征的亚文化类型,这在服饰系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然而,这仅仅只是文化地理上的空间概念,在“高山图式”中,我们更为关注的是怎样通过有形的空间来展示无形的境界。
    

    
    
图— 6 门:文化空间的象征

      实际上,在我们最初设计“高山图式”的方案时,我们的展览选题本身就受到文化实物材料来源的制约。因为能够进入博物馆的诺苏文化只能是有形制的物品,而且是有限定的条件的,尤其是展厅空间与经费的尴尬使我们不能将更多种类的物质文化从民间征集到手,比如一般意义上的民具,包括各种竹编的器皿,各类木制的农耕、畜牧用具等等都排除在外。故而,征集计划中大凡有三类:1) 服饰(包括服装和饰物);2) 器物(漆器、银器、乐器);3) 宗教文化实物。至于木结构民居进入展览,则是后一步为了烘托整个展示的文化氛围而增设的“展架”,再说也不可能将一座完整的民居实物运到美国。这样,”高山图式”按原计划是可以分为同样的三大版块的。而到了布展的现场,那两根水泥柱成了一道“天然的墙体”,将展示空间分割为大小两个厅堂,而木嘎刻意定做的“门”,起初是想设在展厅的入口,让身材通常比较高大的美国观众在进入展览的一开始就能够从“低头”跨入门槛的刹那间去体验进入诺苏民居必须要俯首的真实感。然而,这道“门”最后成了这个展览的一个“玄关”,安装在了大小两个展室之间的“墙体”的一端,门上是一幅诺苏人家居生活的场景,景深处是燃烧着的火塘。因而,这道门成了一道分界线:门外是诺苏世俗生活的“外显世界”,大概相当于每家每户的“场院”,人们通常在院子里晒衣、擀毡、织布……门内是诺苏精神生活的“内隐世界”,大概相当于每座民居都有的外人不能轻易进入的“哈库”,那里通常设有一座神龛,供奉着祖先的灵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大小两个空间的措置上,我们有以下考虑:一是考虑到观众的接受,我们在展示的导向上将比较深奥的毕摩文化,也就是宗教信仰部分放在了展览的最后;二是内外两个展室的墙体处理上采取了不同层级的灰色调,里间的颜色稍微深一些;三是,里间的木结构柱廊收缩了本来就不大的空间,而且正好部分地遮挡了顶光,使整体氛围显得幽深、庄重,区别于外间。而这样的处理也纯属偶然。因为原来定做的七组木结构柱廊搬进展厅后,才发现根本放不下,开始只拼装了三组,效果不甚理想;后来才扩展到五组,木嘎又灵机一动,决定不安装“瓦板”,这样既可减少空间狭小的压迫感,又可让屋顶的灯光透过密集的柱廊折射下来。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内外空间的强烈反差产生了文化展示中跌宕起伏、明暗交错、节奏缓急的场面。
      接下来,我们把话题转入“门”这道天然的分隔线上来。我认为我们想展示的诺苏山民的生活场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日常生活;一是仪式生活。那么,这道“门”的设置,在有意无意之间的确为整个展览形成了一种内在的阐释张力:
    
 
     ------------------------------
      
 

      
内隐的世界 外显的世界
主线 —>
      
祭司毕摩 生命周期
主题 —>
      
神图、鬼板、仪式场、文字与经书 服装、漆器、银器
光线 —>
      
幽暗 明亮
色彩 —>
      
黑白 五彩缤纷
气氛 —> 庄严、肃穆 轻快、活泼
空间处理 —>
      
密集 开阔
性别 —> 男性——毕摩为代表 女性──死去的老妇与纺织女
     
  仪式生活 日常生活

    
    

    这一道“门”便成为观众理解整个展览构思的关键所在:它既是那位民间工匠(他最终因惧怕繁复的签证手续而最终放弃了一生仅有的一次出国机会)制作的一个民居实物,又是整个展览的一个隐喻:门外是诺苏人的生存的物质世界,衣食住行的种种事象,门里是诺苏人精神领域的信仰。这道门提供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视角,通过它我们试图解释隐藏在有形实物背后的无形文化,暗示出多层次的山地文化图式:将诺苏的精神信仰、认知系统、宗教仪轨与岁时生活和人生仪礼衔接到了一体。观众若是通过这道“门”的暗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显渐隐地体认这个展览,他们便会为自己认识和接触到了一种特殊的富有个性的文化而兴奋、惊喜和欢悦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