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魏晋南北朝时代端午节的定型 随着东汉王朝的崩溃,中国进入三国、魏、晋、南北朝时代。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人们一面延续着汉代的各种端午习俗,一面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俗文化创造活动。在这三百六十多年中,除了西晋时代短暂的六十年统一之外,分裂局面长达三百年。政治上的分裂割据,使得统一的月令体系彻底破产,因而产生了以晋代周处《风土记》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为代表的以地方性民俗节日文化为特征的民众节日体系。民众的节日名称(“端午”首见于《风土记》)、解释节日的传说都得到全面记录,这是中国历法节日体系的一次重大发展。随着民众节日体系的发展,端午节与夏至更加接近。在宗懔《荆楚岁时记》中,端午节和夏至的节令食物都是粽子(一名角黍),可见二者已经接近融合了。另外,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使得中原汉族不断南迁,进入江南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得端午节本身发生了巨大变化,来自南方文化的龙舟竞渡习俗被吸收到端午节之中。至此,辟邪保健和龙舟竞渡构成了后世端午节的两大基本主题。从此以后,端午节虽然还有个别的变化,但是其基本模式定型了,没有再出现根本性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时代,思想上,依然沿袭着五月为恶月的基本观念,禁忌很多。根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不能晒床席,也不能盖房子。在此基础上,端午节的各项习俗都得到很大发展,内容几乎囊括了后来端午习俗的全部。其中包括端午节的名称、缠五采丝、采集百药、制作艾人、艾虎、饮菖蒲酒、吃角黍、龙舟竞渡、解释节日习俗的屈原传说等等。因此,为了使大家更加清楚地了解端午节各项习俗的具体变化,本文以下部分将按照具体民俗事项一一介绍,不再按照朝代顺序介绍。由于端午节是一个大节,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相关习俗异常丰富,本文只能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习俗事项,对其流传变化加以介绍。至于那些流传时间短、分布范围小的习俗事项就只好割爱遗珠了。 五、端午采百药 (一)采百药的目的 百药,指各种药材。特意在端午这一天采集百药有两个目的,医学的目的和辟邪的目的。首先是医学的目的。古人认为端午采集的药材效果最好。大约为汉代所作的《神农本草经》多以五月初五为采药时间,而且强调在午时采药。究其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是端午时节,植物生长茂盛,药性比较强。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其二则是来自古代阴阳哲学思想。端午是阳气最盛的时刻,古人因此认定百草药性此时最强。采集来的药材并不只用于端午节,也制成药物用于未来治疗疾病。端午采百药的第二个目的是辟邪。古人依靠药物治疗疾病,而疾病的原因被他们归结为各种邪气。因此,他们认为药物能够克制邪气。这是战国时代端午节“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习俗以及后代采药辟邪习俗的共同思想依据。比如艾蒿本来是一种药材,用它制成的艾绒可以灸病。于是端午节采集艾蒿来辟邪。 (二)百药的种类 目前可以推知的汉代以前端午节所采百药之中包含用来进行沐浴的兰草。汉代习俗中,蟾蜍也成为端午节药物之一。《四民月令》记载:“五月五日取蟾蜍,可合恶疽疮。”就是说端午节抓来蟾蜍制药,能够治愈毒疮。这种习俗后来一直流传。晋代周处《风土记》谈到端午采集百药的习俗,而且专门指出艾蒿是其中主要的品种:“端午采艾,悬于户上。踏百草。”踏百草,就是到野外游玩踏青。为了采集药物,顺便也就进行了踏青活动。唐朝韩鄂《四时纂要》说,端午日出之前采集各种药草的嫩头,种类越多越好,一次捣烂,挤出汁液。再取石灰若干,与汁液混合,制成药饼。据说可以治疗各种刀伤和小儿恶疾。这种所谓的“药”,其科学效果不详,更多的恐怕还是精神上的效果。所以,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讲当时端午习俗说:“采百药或修制药品,以为避瘟疫之用。藏之,果有灵验。”那么,端午节所制的药物究竟包含哪些种类呢?根据陈元靓《岁时广记》总结宋以及宋以前的习俗,大致有:苍术汤、韭泥、草灰、艾熊、葛根、蜀葵、糯米、苋菜、菊茎、木耳、青蒿丸、小蒜、胡荽汁、蘩蒌羹、芣苢、相思药、相爱药、能饮药、不忘药、急中药、丁根药、金疮药等等。明清时代,端午采药习俗广泛存在。《熙朝乐事》记载明代习俗:“端午为天中节,……或采百草以制药。”明嘉靖时期安徽《石埭县志》记载比较详细:“烧苍术丹(云避瘟气);采药物(日正午采百草、捉蟆,以备药物);捕乌蛇(俗以午月午日午时捕乌蛸蛇酿药物)。”现代已经没有遍采百药的习俗,比较多的是采艾蒿和菖蒲这两种有香味的药物作为辟邪之用。留待下节详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