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题为“清明”的诗歌很多,其民俗内容实和上巳、寒食纠缠不清,可以说兼而有之。例如: 杜甫《清明》 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金镫下山红日晚,牙樯捩柁青楼远。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江按:题为《清明》,描写的民俗事象却是上巳日水边“祓除”。) 白居易《清明日送韦侍御(一作郎)贬虔州》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留餳和冷粥,出火煮香茶。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江按:题为“清明”,描写的景象却是寒食节。) 韦庄《长安清明》 早是伤春暮雨天,可怜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韦庄诗描写长安清明风俗有:清明日宫中赐近臣新火、宫中盛行白打戏(蹴踘)及白打赐彩钱、打马球(红叱拨为汗血马)、荡秋千、踏青等项,这几种风俗也见于寒食节。从这里可以看出,寒食清明在晚唐已合二为一。唐代的清明节的民俗事象基本包括了上巳节和寒食节的民俗事象,清明节文化内涵是前两个节日文化的累积。宋代以后,随着上巳节的消歇和寒食“改火”习俗的消失,清明便完全代替了上巳节和寒食节,上巳节和寒食节的若干民俗事象也就构成了清明节的民俗内容。 四川方志中的清明 四川现存100多种清代和民国地方志,其中民俗志所记“三月清明”习俗与北方和江南大同小异,反映出近代四川“五方杂处,风俗各从其乡”的移民社会特征。以成都为代表的三月清明节的民俗事象有如下项目:(1)上坟、扫墓、烧纸钱;(2)城隍出巡;(3)厉坛祭孤;(4)戴柳;谚云:“清明不戴柳,死去变黄狗;端阳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5)吃清明糕粑粑(又名“艾蒿馍馍”或“棉花草餑餑”);(6)食欢喜糰子;(7)吃榆羹麦饭;(8)郊游、踏青;(9)放纸鸢(风筝);(10)戏秋千;(11)采荠菜,避虫蚁。清代绵州(今绵阳地区)还流行三月三日,妇女戴地荠花的习俗。谚云:“三月三,荠(地)荠花儿赛牡丹。” 这里有两个问题须说明。 第一、[清]嘉庆21年刻本《华阳县志》说:“三月三日,临水修禊,间有行之者。”即清嘉庆时,川西坝已很少有人行上巳祓除之俗。上巳节不过了,但是祓除的风俗以“打清醮”形式仍然存在(周询《芙冗话旧录》卷四)。除“打清醮”驱鬼外,川西农村还有“清明会”也是“上巳节”遗迹。 第二、关于清明扫墓上坟的时间。清代和民国刊《华阳县志》称,清明节“前后数日”都是上坟时间。事实上,四川民间习俗以为清明节前一周上坟最佳,一般都不在清明节当天或节后上坟,于今为然。为什么原因?清嘉庆二十年刻本《三台县志》有一种解释:“三月‘清明日’,祭祖先,扫墓。诗所云:‘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是也。多在寒食(清明)前十日,以所烧纸钱为祖先得用,节后则谓之‘铁钱’。”此解释难以令人信服。我认为是沿袭了唐代寒食墓祭而清明不上坟的古俗。这两个问题也说明四川地区保存了许多古代清明的古俗 清明节的文化意义 清明从节气变为节日是和中国古代三月上旬的另两个祭祀性节日——上巳和寒食,密不可分。清明节文化内涵是前两个节日文化的累积。上巳节和寒食节的若干民俗事象也就构成了清明节的民俗内容。因此,我们可以用两句概括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的“复活节”,清明节是中国的“感恩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文化群体性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家庭和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国务院明令从2008年起,清明节全国放假一天,其意义在于让我们世世代代不要忘记丢失这一珍贵的文化传统,有利于清明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启迪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同时,这也是对生命、人和家庭的珍重,表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扩大了新的视野。让我们认真过好清明节,热情地讴歌春天,拥抱自然;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先烈,为创造一个美好幸福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而不懈努力奋斗! 注释: [1]清明节是中国的“复活节”,最早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提出的。他在《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一文中有一句话:“更可怪的是旧历虽是阴历,但我们节气如清明、谷雨却是阳历。而西洋的若干节气如所谓外国清明(耶稣复活节)因为宗教传统关系,反而用阴历的。”(《人民日报》1963年10月10日)但是,竺可桢先生未展开论述,我的论述不知是否合乎竺先生原意? (本文节选自江玉祥教授2008年4月2日于德阳、4月5日于成都举办清明节讲座的讲稿,原文约2万字。来 源: 四川文艺网) 江玉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会长、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