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新年风俗“贴画鸡” 新春祭祀 天人合一的哲理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才同一的思想是整体中国人认识自然的核心,《易》把“变”作为宇宙的普遍规律,其变化而产生阴阳,根据阴阳建立六十四卦,在众多复杂多变的事物中,提出“天地人”的重要概念。《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把“天”“地”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气力,而不是西方意义的“神”。天主日月,“日月丽乎天”,证实是自然界的天,而不是虚无飘渺的神道中的“天”。《乾卦·文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易·系辞》云:“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周易》以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适应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的,而不是敌对的。人不是消极地顺从天地之道,而要象天那样“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乾卦·象传》)。 大家都知道,民俗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岁时节令,而春节民俗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祭祀。腊月二十四“送灶”,为了怕灶神到天上去说出人间的过失,所以就用糖粘住灶神爷的牙齿,具有戏谑的“贿神”成分,还有腊月二十五俗谓诸佛下降,要扫屋尘,称为“除残”或者“掸尘”;还要祭祀祖先。就是一年到头,将天神地祇、列祖列宗请到人间,天地人沟通汇集、协调合作,共同对付邪祟一类不好的事物,维护人间的幸福安康,这些构成春节仪式活动最重要的内容。我们还可以从“贴春联”的习俗来思考,可别小看了这一夜之间贴遍千家万户门面的一副副对联,小小对联连接着整个世界,上下两联以配阴阳,虚实对应以配乾坤,举偶对仗,概括天地宇宙,囊括古今人生。小小春联,富贵之家可以锦上添花,贫苦人家顿时蓬荜生辉,普天之下,皆大欢喜。 其实,这些习俗形式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与自然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具有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与西方民族的一些节日形成对照的是,西方民族的节日大抵与人事有关,起源于农耕文明的春节则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作、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充分顾及了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社会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安排得如此巧妙,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在春节中我们感悟“天人合一”的观念,增加对人生的内涵和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明心见性,启发德性,明德修身。春节所聚焦的不正是中国传统国学的核心内容吗?! 新春纳福剪纸 除旧布新 不变求变的开端意义 中国文化的发展,一直存在这样的悖论:一方面,几乎历来的思想家与学者,都强调风俗的变革,要“移风易俗”、“整齐风俗”。他们强调“不有新变,岂能代雄”、“一代有一代的风气”。另一方面,每当一种新的社会思潮传播,一种新的社会景象或社会风俗风行时,也总有人痛心疾首,“世风日下”、“道德颓丧”。 变与不变成了中国国学传统中长久的纠葛。其实,国学经典的易经就是在说变化,“易”的本义就是变,哪能不变呢?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无休止地运动与变化之中。《周易》是一本谈变易的书,同时又谈通,故而谓“通变”。“化而裁之为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变是流通的,通是在变化的万物中包含的永恒、相对不变的因素。《周易》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予以说明:“变通莫大于四时”,四季更替,草木枯荣,一切都在变;但是终则有始,始则有终,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又是不变。这是一种无往不复的通变观。推之于人伦,也复如是,国学传统也讲究变,但更注重在不变中求变。《周易》被置于六经之首,就是要从变易中找出不变的道理。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还是以新春佳节为例,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尚书大传》)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说:“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意思是说:这一天是新年的开端,新季节的开端,新月份的开端。任何事物的开端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可以引发哲学家的无穷遐想。“开端”的意义给予世俗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一种总结过去,期盼、规划和开辟未来时段的当口和节点。春节的全部传统意义都是围绕着“开端”而存在的:宇宙的诞生、万物的起源、文化的建立、新生活的开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