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月十五是一种文化设置 七月十五与清明节、十月一并称为“三大鬼节”,在清明节、十月一甚至大年三十等时段,全国各地都有多种形式的“敬鬼”活动。然而,中华民族与鬼有关的观念意识,却在七月十五期间有着特别集中而突出的展示与培育,并以多样化的节俗活动为支撑。 其中,传统的仪式性活动有:接祖先、祭祀、送祖先、换孝、烧佛子、荐麻谷、摆供、添坟、做盂兰盆、做纸灯、烧包、结冥缘、祭新丧、施饭、拜中元节、接亡人、设焰口、做新纸、送封节、赠香纸、嫁女送纸、嚎丧、上山樵、堆柴会、进柴、衣祭、供包楸、送月半包袱、面供、烧麻谷、羹饭、瓜节、煮饽饽、街衣鸭、盂兰会、设坛作法、诵经、施孤、放河灯、饭棚、放路灯、跳钟馗、焚法船、抢孤、普度、助荐、普利道场、阴施阳舍、花焰口、放生、演目连、淋麻姑、盂兰醮、散福、祭厉坛、城隍巡游、祀田神、祀谷神、中元网祭、祀土地等。 与娱乐游艺相关的有:蒸面羊、蒸面人、花馍、结缘、送节、斗灯会、放应景戏、莲花灯、荷叶灯、蒿子灯、茄子灯、莲蓬灯、唱灯歌、香瓜、中元赏月、泛舟、燃灯等。 节日饮食包括:过七月半饭、包子、素馅水饺、馒头、馄饨、大饼、煎茄、大葱、搭连粑、狡饼、豇豆饭、都灼饼、米糕、架桥糍、蒸叶糍、濑粉、莲藕煲老鸭、西瓜、凉菜、猪肉、七色菜、米粥、糖洋、糯米粑、金针、木耳、豆腐、豆皮、卷筒粉、挂锄等。 与占卜巫术相关的有:迎戚姑娘、淋麻谷、箕卜、荞竿生日、巫师作法、躲鬼、禁用豇豆和南瓜供品、忌挂风铃等。 而在上述种种祭祖抚鬼节俗活动的背后,是人们的精神需求使然。人们以祖先神鬼的名义完成七月十五期间的种种仪式活动,借以调谐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的心灵世界。这些仪式所以能够长期传承,是因为人们在其中寄寓着常在常新的生命情感与生活愿望,并在千百年间凝聚为一种群体意志,成为我国传统乡土社会中的某种整体性文化诉求。比如香港盂兰胜会,每年从农历七月初一起举行,直至七月底止,这一民俗活动继承了潮汕地区中元节的“施孤”,以祈求异地生存平安、吉祥,并追荐祖先、悼念远离家乡到异地谋生、为繁荣香港而献身的同胞,后来逐渐成为潮人联结乡情梓谊,互相祝贺一年来所取得成就、交流事业成功经验的难得机会。 我还注意到,与“鬼”有关的语词在当今语言系统中使用频繁,又显示出鬼神观念对当代人影响的普遍与深刻,如鬼火、鬼影、鬼吹灯、(活)见鬼、鬼魅、鬼话(连篇)、鬼见愁、鬼难关、鬼头鬼脑、装神弄鬼、吸血鬼、鬼精灵、鬼神附体、鬼街、鬼市、鬼屋等等,不胜枚举。挥之不去的鬼节,作为一种传统依然顽强地绵延于当代生活之中。 作为一种文化设置,七月十五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休养生息,缓解疲劳,而是集中调理人际关系,包括整个人与社区的关系,还要借虚拟的饿人鬼关系调整个人的内心世界。如果社会生活中没有这种调理人类精神活动的文化设置,社区传统将难以为继,人的心灵世界也许会变得疑影重重。丰富多元、历史悠久的七月十五,由此对于国民的宗教观、生命观有着极为深厚的影响,也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窗口。而附着其上的至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社会功能,仍有待于进一步阐释。 (本文刊于《节日研究》2012年第2期,参考注释请参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