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央文明办下发通知,就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出全面部署。从去年开始,山东省就推出了“好客山东贺年会”,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促进节日消费、扩大内需上作出了尝试,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今年第二届“好客山东贺年会”正在齐鲁大地红红红火火地开展。本报1月20日召开了“好客山东贺年会”专家座谈会,专家们认为“好客山东贺年会”对传承民族节庆文化、创新传统年俗、拉动年节消费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版将与会专家观点整理集纳,以飨读者。 元旦迎新、春节祈福、元宵闹春 民俗多、年味浓,传统节日“活”起来 为祖国祈福、为家庭祝福、为朋友求福、为个人抢福,把中华民族吉祥文化中最鲜艳的“福”字深深地印在了2011年的第一页……山东卫视与山东省旅游局联合推出别开生面的“好客山东福星高照大型主题晚会”,不仅打破跨年晚会中靠“明星”演唱助阵的常规模式,呈现一场与民同乐,原创性、参与性、竞争性、观赏性俱佳的“草根晚会”;同时,这台缤纷炫丽、浓厚热烈的跨年晚会,又拉开了第二届“好客山东贺年会”的序幕,预示着从元旦到春节、元宵40多天时间中,好戏连台、年味十足、“情深似海、义重如山”的文化传统将震彻齐鲁大地。 写上喜庆的“福”字,为祖国祈福,为家庭祝福。资料照片 “福、禄、寿、财、喜、安”的六面骰子欢快地跳动着,现场观众手持的六色小旗兴奋地舞动着,这台跨年晚会上,观众们兴致勃勃地参与了“抢福”游戏,在晚会中掀起一个个高潮,也让观众回忆起那些久远的山东民间习俗。 据“抢福”游戏的设计者、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士闪教授介绍,“抢福”活动以山东各地的抢福民俗和民间娱乐竞技游戏“四角”、“五府(五福)”、“跳房”、“纸牌”等为依托,渗透了民间传说“八仙过海”中“八仙赐福”的文化元素,还借鉴了厦门“博饼”游戏活动的成功经验。“抢福”率先在跨年晚会上展示,同时将在山东的一些饭店酒家推广,它将传统民俗活动融入现代商业活动中,古为今用,赋予民间消费以鲜明的文化色彩。 民间有“腊月辞旧,正月迎新”的说法,像“抢福”一样,山东省元旦的许多“辞旧迎新”活动都“取材”于传统,来源于民间文化的灵感:游客登泰山极顶迎新年第一缕阳光,俯览叠嶂群峰,顿有诗仙李白“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的舒心快意,也有诗圣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怀;山东省还新评出12处祈福胜地、36处祈福场所,在曲阜孔庙大成殿、泰山岱顶、济南灵岩寺、汶上宝相寺等文化胜地,体验“零点撞钟迎新”。伴随悠扬的钟声,让游客追思怀古、祈愿祝福,对新年寄予无限憧憬和希冀…… “山东还有些年味,可其他地方与热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相比,传统的节日气氛就不那么浓了。”中国休闲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贾云峰道出了现代中国人对旧时光的惆怅和对老传统的留恋,“怀念小时候盼望过春节的念头,怀念春节时穿新衣,一边口袋是鞭炮、一边口袋瓜子糖果去串门走亲戚的感觉。而现在年轻人对春节的传统没有多少概念,不看春节晚会,也无亲戚可走,春节放假几天不是吃喝、睡觉,就是在电脑前玩游戏……” 山东能寻找到“丢失的年味”,从元旦到春节再到元宵节的“贺年会”期间,山东的传统民俗都有了新的活力,重拾起悠远朴素的市井旧年味儿——杨家埠里印年画、高密炕上剪窗花、胶东渔村蒸饽饽、梁山古寨看斗猎、山东农家放鞭炮、贴对联……游客还可以在济南芙蓉街、青岛劈柴院、淄博周村古商城、枣庄台儿庄古城等地走街串巷过大年,再现旧时新年的景象。在元宵节期间,济南趵突泉迎春花灯会、青岛海云庵糖球会、泰安东岳庙会、泰安爬桥节、日照烟花灯会等将陆续举行,传统民俗也别有趣味。 山东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坦言,其实“贺年会”最开始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创意,山东的冬季旅游太淡了,旅行社进入“冬眠”,很多宾馆“夏季住不上、冬季要关门”。“贺年会”就想解决“冬季淡”的问题,从“年节”切入策划:现在过年的商品越来越多、饭菜质量越来越高,人们究竟还需要什么呢?——需要“年味”,需要和文化来结合,把年节、文化注入年节消费、年节旅游中。 “‘好客山东贺年会’是妙手偶得的好创意,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评价说,“年”和“会”都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从元旦到春节的年节期间,人们相互问候、互致平安,表达最真诚、最郑重的祝福。“贺年会”即取自这种最古老、最普遍、既传统又时尚的“贺年文化”,借势组织和吸纳民众的广泛参与,让节日成为我们自己的节日,成为民众的狂欢会、消费会、祝福会…… 当下,正值全国春运高峰期,25亿人次的春运“大迁徙”表明人们对传统节日“归乡团聚”习俗的沿袭。但对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中国人来说,聚在一起,仅仅是大吃大喝,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年味儿越来越淡,不在于物质消费的降低,而在于精神文化消费的弱化,要将节日消费从一种简单的经济行为上升为文化行为。旅游消费属于文化消费的范畴,没有文化的旅游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白津夫如是说,在民俗文化情节上,传承民族节日文化,唤醒和提升节日文化的氛围,顺应了人们良好的心愿和祈福的情感需求。“好客山东贺年会”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在于突出“文化”这个贺年会的灵魂,将文化注入年节消费,通过放大集聚效应,实现了旅游文化优势的最大化,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升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