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光荣与苦难,今年中秋节,有着非比寻常的意味。 中秋节,团圆佳节。然而,“团圆”二字,却多么沉重!不知道那位背着妻子尸体跨上摩托车的男子怎么样了,不知道在废墟中渴望着可乐的坚强男孩怎么样了,不知道守在北川中学废墟之外不愿离去的那些父母们怎么样了……不知道那么多失去了亲人、朋友与家庭的人们怎么样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但今年的团圆佳节,却只能遥祭于山川。 然而,正如“芭蕾女孩”李月永远不会停住的舞步一样,废墟之上,生活也依然毫无停驻,不断向前。温总理“多难兴邦”的笔迹仍在,北川中学的黑板上,已经有了新的算式。9月1号,全国的媒体,几乎都刊出了大幅头条: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所有学校全部按时复学复课。九洲体育馆内,临时安置点的欢笑和哭泣似乎还没散去,而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已经迸发新的生机。9月10日,都江堰启动“家园重建”设计大赛,地震灾区永久性住房的修建提上议事日程,新的家,将更好。即使大地仍然不时震动,这个中秋,依然将伴有朗朗书声、袅袅炊烟。 因为感同身受,我们都是汶川人;今日中秋,我们还是汶川人。《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社会工作和心理援助基本共识》近日在上海发布,心理专家注意到中秋节期间灾区群众可能出现心理震荡,及时进行疏导。四川广安,万人争当复课点学生爱心家长;辽宁辽阳,街道居民自发往灾区寄送月饼……煤电油运、钢材水泥等各种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 中秋节,团圆佳节。团圆二字,别样深情。这个中秋,满月照在复苏中的汶川大地,也将照在盛会后的北京城。8月8日,奥运开幕夜,2米26的姚明牵手1米18的汶川小英雄林浩共同入场,抗震救灾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契合。这个中秋,也当如此。 “我们更加珍惜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并努力使之发扬光大。”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如是说。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所说,北京奥运会,让中华民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显示了一个时间坐标,告诉我们如何在新起点继续民族复兴的征程;显示了一个空间坐标,告诉我们如何在新起点进一步扩大开放;也显示了一个精神坐标,告诉我们如何在新起点,进一步涵养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和理性成熟的国民心态。 这三个坐标点,让今年中秋,意味更是深长。穿越灾难,迎接光荣。我们站在了一个非比寻常的时间点上,珍视和把握奥运带来的机遇,期待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年,还有一群让人敬佩的朋友,在中国与我们共度佳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因为梦想,他们登上残奥会的赛场,挑战身体的限制,展现精神的魅力。中秋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们,将和我们一起,享受明月,享受成功,享受情感,享受生活带来的种种——不管是悲伤还是喜悦。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手语主持人、本届残奥会圣火的采集人姜馨田说:“生命有圆,也有缺。我们不是不幸,只是不便。”残疾人运动员们用赛场上的表现,为这话写下更精彩的注脚:身体纵然残缺,精神却如中秋满月,呈现最完美的圆。今年中秋,让我们感谢他们带来的运动之美、精神之美,感谢他们在拼搏的赛场上,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圆满。 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曾这样分析节日的意义:日常生活中,时间线性流逝,而节日就像这条直线上的刻度,有了度量,才有意义。这个中秋,穿越光荣与苦难,刻下永恒的记忆,收获圆满更深刻的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