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年例”到“吃年例” 年轻人外出打工不愿回来,而攀比又让当地人不堪重负,还带来了一轮意外的物价上涨 赖阳郁介绍说,传统的年例一般要办3天,分别叫“起年例”、“正年例”、“年例尾”。现在大部分地方年例已缩减为1天了。 “即便这样,好些村里出去工作的年轻人过年例也不回来了。”从茂名来广州求学的余同学也说:“在外面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看重年例,所以不愿意回去。” 年例面临的另一个危险就是从“看”年例演变为“吃”年例。这种情况在电白、化州等外出做生意较多、经济实力强的人也多的地方表现得尤为明显。“你家上了龙虾,我家就得上鲍鱼。在经济发达的近海村落,办全海鲜宴的也是有的。一桌花费少说也得两三千元。”一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 由“看”到“吃”的转变意味着年例的传统文化意象的流失。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年例就更是简化成每天到不同的村吃个饭而已。此外,年例也是一些老板们攀比的舞台,年例的桌数和菜品的豪华程度成了一些炫耀社会地位的象征。 因此,年例期间的狂欢性消费,形成了年初特有的“年例经济”。它在促进了消费的同时,也带来了一轮意外的物价上涨。一位村民说:“像海虾,到年例时价格就翻了将近一番,菜价、肉价也涨了四五成。”电白、化州一些地方,年例宴席动辄开100多围的也不少。 年例期间,不但食品需求量巨大,与年例相关的用品和娱乐演出等市场潜力也很大。年例时,茂名几乎每个村都会有一场文艺表演。据当地的宣传干部说,曾经是粤西的年例养活了“两广”的粤剧团。经济条件好的村或者个人在年例时还请来了大明星助阵,张学友、汪明荃等都来过。据广东商学院“回乡调研”小组统计,茂名市每年年例演出达2000多场,看戏花费约700多万元。年例经济几乎占了当地农村经济的1/4。 申遗成功该如何发展延续 保护经费有限,传播面临困难,难以界定传承人更是这个非遗项目面临的一大问题 2009年,茂名市申请将“茂名年例”纳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赖阳郁说,申遗过程并不顺利,主要问题是经费短缺。有一次他们要求某县上交申报材料,县里说没钱弄不出材料。 但在审核时,保存得如此完整、丰富的年例让省里考核的专家大吃一惊。2012年,“茂名年例”正式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赖主任还是无奈地说:“申请非遗成功后,每年有10万元的经费。但要研究保护,这些钱可谓杯水车薪。” 难以界定传承人是这个非遗项目面临的又一问题。“年例是一个民俗节日且各地年例多有不同,不可能有人完整地了解其中每一项流程及其背后的涵义。”有关人士表示,就算像飘色、木偶戏等确定了传承人的非遗项目,也因为年轻的一代不愿意学,出现了传承断层的问题。 专家观点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授罗玉玲: 民俗发展延续有变化是好的 罗玉玲教授曾著文研究茂名年例。她对记者说,年例正在经历一个功能转变的过程。一个民俗活动想要得到延续,必然会引进一些新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元素。从民俗发展延续的角度看,这些变化都是好的。拿表演节目的变化来说,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水平的人喜好自然是不同的,粤剧、木偶戏之类的传统表演在现代的受众面确实很窄。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表演节目自然会发生一些变化。但针对其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的现象,像脱衣舞表演之类的,也需要政府在尊重的前提下,将年例往更健康积极的方向进行引导。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 只要还有人办 文化就会活着 叶春生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指望政府投资拨款。很多地方政府申报非遗就是为了要钱,这是弄错了工作的方向。 “拿钱把文化搞好了不算本事,没钱办好了才算本事。”他说,保护年例这样的民俗节日,政府应该主要从事倡议工作,引导当地利用自身资源搞好文化。此外,年例确实找不出某个合适的传承人,但没有必要纠缠这个问题。保护年例不应是研究后束之高阁,应进行“活态化”保护。让年例在民间发挥活力,鼓励帮助它越办越兴盛。只要年例还有人办,这种文化就依然活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