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建国学,既要保持其传统性与本土性,也要彰显它的时代性与世界性。传统节日的继承与弘扬应是新国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与中国的耕稼生产方式和人伦家族社会制度相适应的,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阐释,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理论。鉴于当今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延续上面临着断裂、遗忘、衰微、趋同化,以及现代西方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冲击,深入挖掘、认识、阐释、宣传、传播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已成为继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关键。对传统节日,应遵循连各个原则:第一,政府倡导不等于政府包办,而应回归民间到“民间的事由民间办”;第二,不要把文化之外的东西强加到节日文化上。 重建国学 在中央文史研究馆于2007年举办的第一届“国学论坛”上,袁行霈馆长在主题报告中说:“国学只有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在人民群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并永远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国学研究既要保持其传统性与本土性,同时也要彰显它的时代性与世界性。当代的国学已经具备了各方面的有利条件,足以使之成为不同于以往的新国学。现在已经是重建国学的时候了。”他还指出:“研究国学不是复古倒退,也不是抱残守缺。继承传统文化,要有所取舍,不能复古倒退;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要取舍由我,不能不分优劣,全盘西化。复古倒退和全盘西化都丧失了文化自主创新的立场,都是没有前途的。自觉地创造我们自己的、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新文化,乃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关键所在。” 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列为新一届“国学论坛”的主要论题,意味着把普通百姓的生活文化纳入“国学”研究的领域,把西方人指称的“大传统”和“小传统”两种文化整合起来,这无论对于新时代的“国学”的重建,还是对于拓展和提升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纳入“国学论坛”议题,充分体现了“重建国学”的思想和原则:既要保持国学的传统性与本土性,同时也要彰显它的时代性与世界性;既要反对倒退复古、抱残守缺,也要反对全盘西化。 “国学是什么?”从来是个存在争议的话题。记得80年前主持《北京大学国学门周刊》的顾颉刚先生在《1926年始刊词》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国学是什么?是中国的历史,是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研究国学,就是研究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也就是用了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但国学不只是“在故纸堆里作生活”,不只是研究“国粹”,国学也要“在故纸堆之外”作“实物的考察”。“研究国学的人不即是国粹论者”。他强调,国学研究不仅是研究载籍文献,也要走出书斋到生活中去作“实物的考察”。一头猫,一块石,一根草,一座机械,一个圭,一张皇榜,一个灶神,一首情歌,都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对地下文物、民俗实物、口传歌谣的研究,也都是国学。[1]我很欣赏顾先生的这个论断。因为有的学者反对把发展变化中的文化划在国学范围里。顾颉刚的这个思想,至少活跃在当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围的学者群中,是没有疑义,并身体力行的,《国学门周刊1926年始刊词》的发表就是一个证明,也是先贤给我们后来者的美遗。把国学研究定义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包括载籍文献和活态文化两类中国历史材料进行研究,这个思想本是国学的题中应有之意,但实际上,在“五四”以后的国学研究中,就主流而言,一向是只重视载籍文献、特别是只重视儒家文化,而排斥“实物的考察”和活态民众文化研究这一面的。今天,我们在重建国学的时候,把传统节日这种活态的民众生活文化回归到国学研究的范围,既是对“五四”先贤的学术理念与学术思想的合理承继,又是在全球化、现代化、文化多样性日渐丧失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必然和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