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尼山萨满》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有多位学者精于《尼山萨满》的满文注释,著述甚丰,有力地拓展了我国满学的研究,在国内外有着良好反响。我们始终认为,俄国公之于世《尼山萨满》,有力地拓展了我国的满学研究,特别是满文《尼山萨满》的译注及文献学研究,当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成果斐然,但是,在中国“尼山学”研究中,似乎甚感不足。古老的《尼山萨满》仍在民间活态传承着,这种文化现象是罕有的,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尼山萨满》流传的现实形态、文化变异、语言特征等等,都是很有裨益的。但长期以来偏重于译注,还缺少更多方面的关注与比较研究。在长期对满族等北方诸民族文化考察中得知,东北诸民族中《尼山萨满》型民间口碑文学蕴藏十分丰富,各族在保持原型故事基本情节外,都依本族生活习俗和喜好与夙愿,有各自的发挥,表现了浓厚的民族性,进而增加了《尼山萨满》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1986年春,我们曾就《尼山萨满》的流传情况,到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民族乡和呼玛县白依纳鄂伦春族民族乡调查,发现都有人能用本民族语言讲《尼山萨满》型故事。孟秀春告诉我们,鄂伦春族著名文化传承人、萨满孟古古善老人,生前就能用流畅的鄂族古歌讲唱《尼海萨满》,而且还能用流畅的满文写《尼山萨满》故事。我们访问了鄂伦春族萨满孟金福,他能讲唱《尼顺萨满》。据孟金福介绍,鄂伦春族《尼海萨满》或《尼顺萨满》故事,都是康熙年间先人们参加雅克萨保卫战,从满洲八旗兵弟兄中学来的。经过长久流传,故事里糅人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观念信仰,甚至故事主人公的出身、家产、身世,以及主宰宇宙的天神和阴间的魔怪都有不同的变化,生动而形象地反映游猎民族不同的生产进程和崇拜观念。孟金福向我们讲解《尼海萨满》故事与《尼山萨满》故事情节不同的原因时说:“我们鄂伦春人喜欢尼海萨满这位女萨满,心肠好,肯帮助人,很像我们的民族性格。故事里讲她送给伊尔蒙汗的礼物不是大酱,是狍子腿和野猪肉,完全是我们鄂族的女英雄形象。”反映出鄂伦春族所讲唱的《尼海萨满》的内容变异。实际上,可以说这是鄂伦春族的《尼山萨满》。1999年,我们到同江市街津口乡再访赫哲族尤翠玉老人,她为我们讲《尼新萨满》,实际就是凌纯声先生早年录记的《一新萨满》的简略本。 2000年,吉林省文化厅建立了中国满族传统说部艺术集成编辑委员会,积极组织挖掘和征集满族说部文化遗产的工程项目。《尼山萨满》的调查与搜集有了新的契机,重又被列入编选书目。笔者同荆文礼先生赴齐齐哈尔、呼玛、瑷珲、逊克等地考察,并多次到我美丽的童年时代故乡孙吴县沿江乡四季屯村,专访何世环老人。她的祖籍今属俄远东地区黑龙江对岸的“江东六十四屯”。1900年庚子俄难其先人逃过江,在下马场世代耕地打鱼谋生。其父何蔼如先生通晓满汉文,曾任下马场屯小学校长,丈夫何文元是何姓家族萨满,均已相继离世。她很小就会说满语,记忆力好,至今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满语,能用满语讲《音姜萨满》和满语故事。我们还访问逊克县车陆乡满族91岁高龄的孟秋英老大娘和92岁高龄的何金芝老大娘、宏卫乡满族79岁高龄的富新荣老大娘,都能讲满语并能说几段满语《音姜萨满》,可惜这三位老人已于2006年夏相继病逝,对满学遗产的抢救与研究确是重大损失。满语《尼山萨满》在民间至今仍有流传,其意义是深远的。它有力地召示我们,时光虽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满语及满族许多珍贵的文化遗存,并未因现实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而完全在满族民众中消逝殆尽,民族文化历来植根于民族生存土壤之中,永葆不息的生命力。人类自身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应以百倍的热忱,加速民族文化抢救步伐,增强急迫感与责任感,使更多祖先创造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为我国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本文刊于《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注释: [1]黑龙江省志民族志:第五十六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199 [2]黑龙江省志民族志:第五十六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18 [3] 官庄,满语称“托克索”,也俗称“旗屯”。 [4] [俄]马克:黑龙江旅行记[M].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375-376。 [5] 同上,第376页。 [6]同上,第377页。 [7]同上,第388页。 [8]同上,第393页。 [9]同上,第402页。 [10] [日]鸟居龙藏.东北亚洲搜访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民国十五年) [11] 同上,第132页。 [12]爱辉县志[M].哈尔滨:北方文物杂志社,1986.618. [13] 据1980年,笔者在爱辉县大五家子村访问满族著名文化人杨青山老人时的笔记摘录。 [14] 富俊山(1904~1987),满族,爱辉县大五家子村农民,宋和平采访时他是富氏家族的穆昆达,满族文化知情人和满族说部传承人,德高望重,我们晚辈十分敬重他。他所讲述德子玉情况是很可靠的。此外,笔者为此还于1983年冬求教满族文化人士徐昶兴先生和满族长者祁世和、吴保顺等人,他们也听老人讲过德子玉故事,说他曾在海参崴给俄国人教满洲书。 [15]宋和平《(尼山萨满)研究》和季永海在《民族文学研究》中,在介绍爱辉当时情况时,均提到德子玉。我在年轻时,曾有几位长辈都讲述过他是一位满汉齐通的著名人士。 [16]据2007年元月,笔者同祁学俊电话访谈记录,他后来又邮来当年的样稿。 [17]尼山萨蛮传[M].庄吉发,译注.台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77(民国六十六年):5. [18]宋和平.尼山萨满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30。 责任编辑:王卓 (作者简介:富育光,满族,吉林省民族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0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