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祈潮感应 图2:高丽谒庙 图3:祈潮再应 图4:神风拒贼 据上虞当地传说,潮水通过曹娥庙前的时候气势就会减弱,而过后却又恢复狂澜,说那是因为潮魂(伍子婿和文种)是男性裸体,为了不让女性潮神(曹娥)看到,所以就低头隐身浪潮,气势才会减弱。在上虞图书馆所藏的《曹娥庙志》(光绪刻本)中也有降雨止雨的记载:一个是说,上虞因为二年连续干旱,叫孟尚的人祭祀曹娥后,就马上下雨了;另一个是说,清嘉庆七年七月,淫雨连绵造成曹娥江水势急剧,但祭拜曹娥神后,风雨就马上停止了。 虽然建庙立碑是为了纪念孝女,但从曹娥庙前殿两侧的42幅壁画中可以知道,当时民众其实也是把曹娥作为水神(江神、潮神、海神)来供奉的。42幅壁画反映的是曹娥一生的故事,其中有四幅壁画是描绘抵挡江潮灾害和阻隔水上敌人的,分别题名为:祈潮感应,高丽谒庙、祈潮再应、神风拒贼,说的是一些有身份的人(与朝廷有关的人)途径曹娥江、钱塘江,因为祭拜了曹娥神而化险为夷的故事。而且,正是因为曹娥神的劳苦功高,被当时的朝廷接连封号,以下是四幅壁画故事的具体情节: 祈潮感应:宋徽宗大馆4年(1110年),高丽人为了航路安全祈求潮神,结果顺利完成向中国皇帝的进贡;封为灵孝夫人。 高丽谒庙;宋徽宗政和5年(1115年),高丽进献贡女为祈求路途顺利,参拜曹娥庙,后得到皇帝宠爱:封为昭顺夫人。 祈潮再应:宋孝宗淳煕元年(1180),王子魏王赴任明州途中祈求潮神,后顺利到达。 神风拒贼:咸丰11年(1861年),海贼侵入浙江,因为曹娥神的灵验,以潮水阻止。 在历史文献记载的曹娥故事中,大都有类似“曹娥为寻找祭祀伍君溺水的父亲而投水”之类的表达,以此推断可知,东汉汉安2年(143年)当时,当地是有祭祀伍君之俗的,但在可考的地方文献中,之后的记载没有出现祭祀伍君的习俗,在上虞也没有伍子胥的祠庙,或许有可能取而代之的是有关曹娥庙及其庙会的记录,而其他钱塘江沿岸如杭州在后世还存在着8月中旬祭祀潮神(伍子胥)的活动。[5]虽然不能科学地说明因为出现了本土的水神而放弃了外来的水神,但也是一件值得探究的事情。而且,有关水神曹娥似乎在很多地方都有记载,不仅仅只是限于上虞。所以,曹娥的双重身份—孝女、水神都是从地方走向全国的,但应该水神身份传布的范围较小一点,可能是与龙舟竞渡的地方有关。曹娥作为外来的水神,也被其他地方所信仰,但其场景似乎并非只是曹娥神,是与其他有名望的水神共同被祭祀的。如:在《湖广志书》中关于云梦县五月五赛龙舟的记载,就有游江女神曹娥和忠臣屈原、瘟司水神同时出现;[6]潮州城的三妃宫今已不存,据说曾经供奉过天后娘娘、泰山娘娘、曹娥娘娘,三个信仰被认为是一为潮、一为山、一为江,但其中也提到像潮汕这样祀奉曹娥的并不多见。[7] 从今天来看,在民间,因为宁绍铁路开通以后,钱塘江、曹娥江水运交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逐渐忘却了作为“潮神”的曹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具有全方位神格的地方神。根据调查发现,在曹娥庙附近的信仰者中,有很多虽然崇敬曹娥的孝女行为,但在其心理底层,仍然把曹娥作为神灵祈求庇护,只不过这样的信仰已经不仅仅是水神信仰那么单纯了,人们更愿相信神灵的曹娥是多元价值多样功能的存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