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音京音对照表 摘要:本文从考察1920年代的京音国音之争入手,对常被视为以纯粹声音为途径建立民族国语的京音国音两派背后的真实冲动进行了分析。从这一问题出发,重新讨论了现代民族主义理论中从语音中心主义到语言民族主义的逻辑过程,分析了中国国语运动中蕴含的中国民族主义特殊性,并尝试以此为基础,对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进行了一定反思,试图为思考国语文学提供一个思想史上的背景。 关键词:民族主义 国语文学 京音 国音 语言改革 语音中心主义 语言民族主义 村田雄二郎 一、小引 在五四时期的形形色色的文化运动中,白话替代文言成为新的标准书面语与现代"国语"的创制普及这两个事件,毫无疑问具有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甚至直到今天看来,仍可称之为中国社会文化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性事件之一。正如现代民族主义理论提示我们的,中国的现代语言改革运动不仅与文学的革命、知识制度的更替等等一系列复杂问题高度相关,而且也与中国现代民族创制、民族国家制度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东京大学村田雄二郎教授的论文《五四时期的国语统一论争--从"白话"到"国语"》(赵京华译),正是从"国语"与民族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入手,以平时为学界所注意不甚多的五四时期国语统一论争[1]为切入点,探讨了五四时期的语言改革运动,进行一系列颇有意思的思考。在本文中,我试图通过对村田雄二郎先生《五四时期的国语统一论争--从"白话"到"国语"》一文的文本细读和分析,对比补充五四时期京音国音之争的以及其他与国语统一相关的论争材料,梳理中国民族主义的特殊语境和发生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希望能够就西方确立的民族主义理论范式和模型展开一定的反思;同时,基于民族主义考量的国语建制是国语文学发生的重要思想背景,因此,本文也希望能够为重新思考国语文学提供一些新的材料和方向。 二、民族主义还是现代化?--京音国音之争的内部冲动 1. 背景:晚清到1920年的国语统一过程概述 在正式进入对京音国音的内部问题的讨论之前,先就之前中国国语统一运动的状况进行一个简略的回顾。由于历史事实太过庞杂,本文无法将从晚清到1920年的各种国语统一尝试一一详述,只能将笔者认为几个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事件提出来稍作阐明。自清末受日本影响出现了"国语"以及"国语统一"的吁求以来,各种统一语言的尝试不绝于缕。不过,"国语统一"在国家层面上取得的第一个大的突破进展,是1913年召开的"读音统一会"。此次大会首次选定了官方承认的注音字母,并且通过投票方式初次确定了法定读音即"国音"。值得注意的是,1913年读音统一会确立的"国音",并非以某地现有方言为基准,而是以各地代表一人一票、投票选定的一种"混合音",南方方言中独有的的入声、尖团音等均包含在这套"国音"内,因此实际上是一种由各地方言杂糅而成的混合音系统。此一混杂特色带来的后果是,实际上并不存在以这种"国音"为母语的人群,也就没有人实际上能够操此种"国音"进行交流沟通。这套方案的弊病后来在普及国语的过程中暴露得十分明显。 1913年制定国音之后,由于政治、社会的动荡,"国音"方案迟迟未得到颁布,国语运动一度陷入停滞。1917年,国语运动与发轫于《新青年》、当时正轰轰烈烈展开的白话文运动合流,胡适写下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2]口号,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影响。由于此前的国语统一尝试大都限于小部分知识分子的小范围实践,1913年审定的"国音"又一直在教育部束之高阁,未得到正式公布和推行,因此1917年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的合流,成为了"国语"概念获得大众认知的首次亮相。对许多人而言,"国语"与语体书面语也即是白话文,在意义上是重叠的。 1917年以后,由于社会影响和教育部内部一部分人的推动,国语统一迅速获得了巨大的成果。1918年,教育部终于公布了1913年审定的"国音"以及标注此种"国音"的注音字母;1920年,教育部下令,改小学"国文"科为"国语",具体内容是小学一二年级必须教授注音字母与"国音",从前"国文"课讲授的文言文改为语体文(也即是白话文)。毫无疑问,在小学改"国文"为"国语",是一种推广国语的措施。不过,由于当时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能够操此种混杂式"国音"的人群,又同时因为作为语体书面语的"国语"概念此时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对各大方言区教授国语的教员而言,一个很自然的教授"国语"的方式,就是以"国音"诵读语体文,以此达成口语意义上的"国语"。但是,在这个过程里,"国音"自身的问题暴露出来了:由于"国音"系统的混杂性与模糊性,在具体教授普及过程中,到底如何理解把握"国音"构成了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北方方言中没有的尖音、团音在南方方言中又根据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应该依据那一地区发音?入声应该按照哪一地域的音调?这些在"国音"方案中均没有清晰规定,造成了国语普及过程中的巨大困难,甚至出现了方言与"国音"乖离太大,不得不用"土音"来朗读语体文的事例。 2. 京音国音之争 国语统一在操作上遇到的实际困难是1920-1921年京音国音之争发生的直接背景。论争首先由南京高等师范英文科主任张士一挑起,他发表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的《国语统一问题》[3],彻底批评了到此为止的国语统一思路和方案。根据村田先生的总结,张士一完全推翻了此前国语统一的步骤和办法,认为"以国音读语体文"的国语统一方法是错误和违反语言学规律的,应该先从口语统一入手,语体文是口语统一之后对口语的摹写。而就统一口语的方式而言,混杂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应该取一特殊地区特殊人群的口语为标准,推广至全国。张士一提出,最适合作为"国语"推广标准的,就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口语"。与张士一相对立,陆基、黎锦熙等人则以支持混合语为出发点,质疑了张所谓的"受过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口语"内部是否具有如张所认为的那么高的同质性,指出即便是北京语内部,同样混杂不清、难以界定;同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国家内部不同方言区之间沟通交流工具的混合语"官话",已经具有了国语基础标准的资格。村田先生将这些围绕国语声音标准争论的主张解读为"以语言为媒介创出国民"的"典型的语言民族主义表现"[4],认为在张士一与陆基、黎锦熙等人"京音"、"国音"争论辩驳的背后,是"等质的语言共同体之创出如何才可能,这样一个与国民统合相关的极具政治性的问题"[5],而两条不同的思路则反映出了不同的国语统一的想象。从这里出发,村田先生分三个部分详细考察了语言民族主义式的"标准国语"理念如何与中国历史、社会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地域、历史、阶级偏差纠缠联系,最终在20世纪中国思想的视野里建立了国语这一近代特有的理念。在文/白的对立中,村田先生看到了"言文一致"的普遍性机制的颠倒;在方言与标准语的对立中,特定方言→北京话→标准语的国语形成逻辑与其他方言争夺沉浮的过程被揭示出来;在以张士一为代表的京音派所主张的国语概念中,村田先生发现了一种颠倒式的过程--通过对预设国语及其承担者的想象,发现和创造了民族的起源和母体--而正是在这里,近代特有的国语叙述诞生了[6]。 村田先生认为京音国音之争的两方皆体现了"以语言为媒介创出国民"的"语言民族主义",这一点我是十分赞同的;尽管美中不足的是,村田先生并没有很清楚的描述出争论两方的不同路线所体现出的国语统一的想象具体为何,也未对这差异背后可能蕴含的意义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但是,村田先生将京音派主张的、凭借已经存在的某种单一口语求国语统一的方式,归结为一种声音中心主义的立场,认为其通过对文字、历史的抛弃以及对纯粹声音的追求,实现了颠倒式的民族主体的创制和"发现",我认为这一结论做出得有点草率,有简单代入理论模型之嫌,放过了京音派主张内部的复杂性和意义。在下面展开的论述里,我希望:1. 再度审视京音派主张的内部逻辑和出发点,试图揭示其内部真正蕴含的冲动与意义;2. 重新思考作为争论对立面的京音派与国音派思路上的差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