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袁先欣]语音、国语与民族主义:从五四时期的国语统一论争谈起(5)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人文与社会 2013-01-02 袁先欣 参加讨论

    作者单位:北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yxx03 AT mails.tsing hua.edu.cn [AT=@]
    [1] 主要是从1920年10月到1921年6月,以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为主要舞台,在张士一、陆基、黎锦熙等人之间围绕"京音"与 "国音"究竟何者可作为国语统一标准等问题展开的一场争论。
    [2] 胡适《建设的革命文学论》,《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上海群益书店,1918年4月15日
    [3] 此文收朱麟公编《国语问题讨论集》第六编"国语统一问题",中国书局,1921。本文据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
    [4] 【日】村田雄二郎《五四时期的国语统一论争--从"白话"到"国语"》,赵京华译,收王中忱等编《东亚人文·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2008,页152
    [5] 同上
    [6] 同上,页152-163
    [7] 张士一《国语统一问题》,收朱麟公编《国语问题讨论集》第六编"国语统一问题",中国书局,1921,页10。本文据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
    [8] 同上,页2、3
    [9] 可参考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中第四章"民族主义转型:1870-1918"中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语言与民族主义之间关系的论述,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页99-116;以及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第五章"旧语言,新模型"关于地方方言(vernacular)与民族想象共同体构成之间关系的论述,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9,页79-90
    [10] 张士一《国语统一问题》,收朱麟公编《国语问题讨论集》第六编"国语统一问题",页2,中国书局,1921。本文据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
    [11] 《奏定学务纲要》,收陈元晖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页499
    [12] 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关于印刷方言与同质国民想象之间关系的论述,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9,页86-87;霍布斯鲍姆对于"上乘文学语言"如何在19世纪前半叶的民族主义运动中起到了凝聚民族的作用,并由此成为后来民族主义"范式"的过程也有阐明。见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页100-101
    [13] 张士一在《国语统一问题》一文中,谈到传习国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时,特别提出"不必多费功夫在音韵的历史上",认为学习音韵历史无助于习得"今音",只会浪费时间,降低传习国语的速度和质量。见张士一《国语统一问题》,收朱麟公编《国语问题讨论集》第六编"国语统一问题",页28,中国书局,1921。本文据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
    [14] 黎锦熙《国语教育上应当解决的问题》,《教育杂志》13卷2号,1921年1月
    [15] 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收文字改革出版社编《清末文字改革文集》,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页92
    [16] 李文源《〈形声通〉跋》,收文字改革出版社编《清末文字改革文集》,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页51
    [17] 一个耐人寻味的事件是,1921年修订的《国音字典》在音调上基本采取了京音调,接受了京音派的部分意见;而在此书出版发行之际,国语统一筹备会特意发函,以"北京音中所含官音比较最多,在国音中适占极重要之地位"来说明此次更改的缘由,并反复强调国音并不等于京音,"决非强全国人人共奉北京之土音为国音也"。由此我们也可以窥见国音派对于国音中"国"概念之统合性的坚持。参见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4,页98-100。本文据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
    [18] 本文中使用"经典民族主义"来指称以法国大革命为开端的、要求民族与国家边界全等的民族主义潮流。凭借口语确认民族的语言民族主义也是这个潮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代民族主义理论"本文中指近几十年来在学术界出现的针对经典民族主义进行反思、批判的一系列学术成果。
    [19] 可参见柄谷行人《内面之发现》、《书写语言与民族主义》等论文,收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20]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页100;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9,页79-82
    [21] 1. 公民效忠问题;2. 现代国家如何建立对每个个体公民的直接监督管理的机制,以及在这个机制构建过程中遇到的语言沟通问题。参见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第一章"民族新义:从革命到自由主义"中相关论述,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页17-22
    [22]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页80-81
    [23] 参见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页92
    [24] 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第六章"官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吴叡人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9,页95-124
    (本文刊于《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