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例举海外文化的两类事例,从不同角度阐述节日民俗与文化认同的关系。第一部分以海外华侨华人的事例论述传统年节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联、民族传统节日即民俗时间•传统节日食物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向心力的关联;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日本传统节日今昔变迁的事例,阐述传统节日习俗蕴含的民族文化教育功能。指出∶传统的节日习俗行为和与之相配套的节日食物具有培育文化认同意识的无可替代的、巨大的潜在型教育功能。通过两类海外事例的阐述和分析,指出传统的文化习俗的教育机能与民俗学研究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以及民俗学者的使命所在。 一 1.传统节日习俗与节日食物的象征性 在我国,在每年固定的时期或固定的日子里,人们会重复一些每逢那个时节都要做的行为。这其中包括仪式性的行为和定式的食物制作行为等。这年复一年的行为形成为一种民族惯例,它们一般通常被称作传统的年节习俗和传统的年节食物。传统的年节习俗把民众对时间的认识,通过每年的行为重复、用仪礼般的行为循环往返式的串联起来,这种行为无疑是一种文化行为。与传统年节相应存在的一些定式食品,则是与这种文化行为配套的文化符号。 北方汉族过春节时的饺子、南方汉族过春节常见的线面、鱼、汤圆、元宵节时的元宵•汤圆、端午的粽子和中秋的月饼等,这些在中国国内是传统节日期间司空见惯的食物。但它不仅仅是节日时出现在各个家庭餐桌上的食物,它还是含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食品。这些节日食物,是由汉族的民间信仰为深层基础,通过色彩、形状以及名称的谐音等表象形式,储蓄下汉族文化的象征性意义和节日习俗的深厚内涵,它们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表象符号。 在国外,这些浓缩了汉族传统文化、表现汉文化民间信仰的食品,往往静悄悄地排列在海外中餐馆的普通菜单上或甜点栏里。海外异文化生活圈的人们会欣赏它的制作精细、赞美它独特的美味。而对于生活在海外的那些具有汉文化认同感的人们来说,这些食物属于他们曾经生长于其中的母文化里含有特殊文化意义的节日食物,它们具有不同于中餐菜谱上其他食物的某种特殊的含义。对他们来说,这些食物不仅是民族饮食的杰作,更是代表母文化的特殊文化符号。 表现传统年节的文化行为和文化符号在每年的固定时间被反复实行、久而久之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对那些代表文化行为的节日日期以及寓含文化意义的食品产生文化行为联想。这种联想的特征非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但是一旦形成则很难改变。即使离开该文化环境,一旦接触到那些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符号,就会引发对该文化行为以及对文化整体的联想。拥有文化行为联想的人们在离开母文化环境之后,会在相同的节日时间里品尝特定的节日食物或者重复传统的节日行为,以此达到文化认同的共振效应和文化心理满足。海外华人对民俗时间即民族传统节日的记忆或回想,往往也是用那些具体的文化行为--传统节日行为和标志着文化符号的食品来充填的。传统节日凝缩了民族文化、民间信仰的多种要素,是民族文化的浓缩形式。正因为传统节日聚集了如此浓厚的民族文化精华,才更应当引起民俗学科的重视,才需要民俗学者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探讨如何继承这类文化精华。 在国外生活的人们大多都有过这种行为和情感的体验:在国内相应的节日期间,身在他乡异地的自己,会产生“睹物思节”、“思节品物”的情绪,于是会有包饺子、买粽子、吃月饼等制作和食用相关节日食物的行为。这些与节日联结在一起的食物,成为海外华人追思母文化的具体物象表现。 2.海外华侨与传统节日行为 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们,除了参与他们现在居住国的国家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之外,据调查,他们一年中过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是农历春节。很多生活在异文化社会的华人,尤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离开祖国移居他国的人们,过春节时仍然要按照国内的习惯包饺子、吃鱼、吃汤圆或面条、线面以及给孩子压岁钱等。各种海外的华侨华人团体会举办春节团聚会或贺春节聚餐会、各国的中华街会举行大型春节狮子舞游街,中华街商店出售春联和福字等节日装饰,华人的家庭会在门口贴福字,“烧一桌过年的饭菜”一家团圆并宴请亲友,此外还会互相用电话或电子邮件互相拜年并给国内亲朋好友电话拜年,这些都是应和着国内传统节日的行为,这些看起来很平常、他们自己也觉得十分平常的行为,正是他们民族文化认同的表象。 本文下一章还会详细记述,日本的“正月”以及其他传统的节日,曾经也都按照旧历•农历庆贺。一八七三年(明治五年),当时的政府宣布正式导入西历,把明治六年1月1日与西历一八七四年1月1日重叠, 规定自此以后的传统年节改为按照西历举行。改历以后的现代日本社会的“正月”是西历1月1日,那前后的一段时间是整个日本社会最富有传统节日气氛的时期。由于中国旧历的春节以及其他传统节日往往都不逢日本社会的周末或节假日,周围社会并没有对阴历春节、端午、中秋节的文化感应,也没有商家的节日渲染,除了中华街会有各种节日的应时商品出售和张灯结彩之外,散居在日本社会各处的华侨们过传统节日的气氛大大异于国内。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异文化氛围里,仔细观察一下的话,可以看到人们依然会有各种应和民族传统节日的相应性行为。 由于生活环境周围没有节日气氛,而且要正常上班工作,因此除去春节之外,一般的传统节日就不过的人比较多。有的人春节也不包饺子、不贴春联、不挂福字,但是下班后要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有人解释自己出国时间长了,过春节不再吃什么特定的节日食物,只是习惯除夕晚饭“鸡鸭鱼肉的做一桌中国菜吃”。而这个除夕夜晚吃中国饭菜的行为,恰恰是民族节日行为、“鸡鸭鱼肉”也恰恰是传统的年夜菜基本内容的概括语。有些人则把春节的节日内容放到日本的“正月”即西历新年过,在西历新年假日里全家人包饺子吃。此外,端午节前后没有粽叶糯米等不能包粽子,但其他日子里碰到可以买到粽子时,就会买一些吃。不太意识中秋节“十五的月亮”的人们,暑假回国时往往也会带回一些月饼,在中秋节前后那段时间里家人吃,也会分给亲戚或朋友们吃。虽然节日食物的食用时间会前后错动,但是只要有机会就会吃那些节日食物的行为,说明他们受当地社会生活节奏限制,传统民族节日行为的持续有一定困难,但是传统的民族节日食物的象征性意义和对民族文化的依恋,还仍然留在他们的记忆深处。 在节日食品方面,华侨们大多保持春节包饺子或者中秋吃月饼的习惯。而他们多数人保持至今的过节习惯,是出于他们有一份出国前在国内春节吃饺子、线面、火锅,正月十五吃元宵或汤圆,立春时节在家乡吃春饼、端午节家家包粽子以及八月十五互赠月饼、家人分吃吃月饼共赏明月的民族文化记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和节日行为留给移居到异文化社会的华侨们的,不单单是热闹的氛围和美味的食物,它留给他们的是一种综合式的民族文化记忆,是他们在海外继续保持过节习惯的文化动力。从华侨华人对传统节日行为和节日食物习惯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沿习,可以指出:有无对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记忆,是有无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强弱的重要因素。而这个重要因素的形成,主要源于民族文化中那类属于无言或无形的影响式教育的民族节日习俗、民族生活习俗、民族饮食习俗、民俗服饰习俗等民俗的持久继承。节日民俗的反复实践留给人们的民俗记忆,是使海外华人能够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因素。传统节日食物给予海外华人们的不仅仅是美味的记忆,节日食物的象征性给予海外华人们以民族节日习俗的温馨回忆和乡情的呼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