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陈金文]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看铜鼓的厌胜功能(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陈金文 参加讨论

    南宋朱辅的《溪蛮丛笑》《铜鼓》篇记载:“麻阳有铜鼓,盖江水中掘得。如大钟,长筩三十六乳,重百余斤。今入天庆观。”[20](P155)这里就记载了一个在江水中出土铜鼓的实例。本人以为这一记载可以作为古代社会人类以铜鼓镇伏想象中的妖龙或其他水怪以期消除水患的证据。另,广西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张东茹同学在田野调查时,曾亲眼看到广西东兰县民间铜鼓艺术传人韦万义老人在深潭中撒网捕鱼时捞得的石鼓[21]。韦万义老人讲,从前,铜鼓与水鬼搏斗也有失败的时候,失败后就会变成石鼓,后来布洛陀让大家在铜鼓耳上挂上两只羊角,铜鼓才战无不胜了。本人以为,铜鼓变石鼓只能是出于百姓的想像而形成的传说。韦万义老人从潭中捞得的石鼓大概是铜鼓的替代品。铜鼓造价高,人们在举行厌胜仪式镇伏水怪时,有时可能因经济方面的考虑以价格比较低廉的石鼓代替铜鼓作为镇物。
    就上述铜鼓传说来看,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与汉族地区一样,在古代社会也曾流行以厌胜法禳除各种自然灾害的习俗,只不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在施行厌胜法消除虎患、蛇灾、旱灾、水患等自然灾害时,使用的镇物是具有地域特色,为该地区群众视为宝器或神器的铜鼓,这是与广大汉族地区所不同的。
    综上所述,本人以为,从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的民间传说来看,在古代社会,铜鼓除了具有以往学者们所认为的娱乐、祭祀、贮贝、葬具、传信集众、战争助威、显示财富等方面的功能外,还经常在人们举行的禳除自然灾害的厌胜仪式中被作为镇物来使用,尤其是时常作为镇物被用来禳除水患。至于为什么从传说来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所举行的厌胜仪式多为禳除水患,本人以为,这当与南方江河纵横,雨水丰沛,在各种自然灾害中以水患最为经常有关。
    铜鼓文化历史悠久,波及范围广大,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目前,相关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进一步深入的必要,自然也需要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队伍当中来。今本人作为一个民间文学研究者,就有关铜鼓的传说谈谈自己对古代社会铜鼓社会功能的认识,自知因孤陋寡闻,本人的浅见拙识有可能会贻笑于大方之家,但也算是为铜鼓文化的研究贡献一个新的视角吧。
    参考文献:
    [1]梁太鹤.法器与礼器[J].民族艺术.1997.增刊.
    [2]刘世锦.马克思主义论民间文艺[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3](明)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山东省济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济宁风俗通览》[M].济南:齐鲁书社.2004.
    [5]姜彬.《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6]万晴川.《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宋)李穆,汤悦,李昉等.《太平御览》(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汉)扬雄《蜀王本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杨丽萍.中国名胜八大牛[J].华人时刊.2009.(1).
    [10] (清)倪文蔚荆州万城堤志[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1 ]苏怀杰.千古名胜广济桥[N].潮洲日报.2003年10月22日。
    [12] 岱年、世杰.水族民间故事[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13]红波.红波诗文集·故事传说卷[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
    [14 ]篮鸿恩.壮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15] 容小宁.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考察研究[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16] 天峨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辑领导小组.天峨县民间故事集成(资料本)[M].1988.
    [17 ]广西师范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毛南、京、仡佬、回、彝、水六族故事选[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18]岱年、世杰.水族民间故事[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19]贵州社科院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研室.布依族民间故事[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20] 符太浩.溪蛮丛笑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21]张东茹.壮族铜鼓传说的文化研究[D],附录三:东兰县铜鼓文化考察小记.广西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
    (本文发表于《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