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侗族民歌作为一种璀璨的非物质文化,伴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侗歌展演的场域不断增多,其受众群体也相应扩大.它们随着展演场域的变换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各自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并影响着侗族民歌展演事件的进行。 关键词: 侗族民歌; 展演 ; 场域 ; 受众 侗区里,侗家人通过侗歌来表达情感,实现社会交际,其歌唱的过程就是一个以展演的形式交流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势必存在信息发送者、信息和信息接受主体。其中接受主体简称受众,具体到侗歌展演事件中可称为听众、听者。作为接受主体的听众,在口头文学每一次口耳相传的活动中,都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地呼应和再创造,对传播的信息进行个性化地选择和吸收。因此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展演场域里,侗族民歌的接受主体也各不相同,他们各异的期待视野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侗歌的展演。随着侗歌舞台展演比重的逐渐加大,侗歌听众类型逐步增多,其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1.侗族民歌展演场域的分类 视侗歌为精神食粮的侗族人民在很多场合都会唱歌。按照展演空间出现时间先后,可以把侗族民歌展演的场域分为新旧两类,现阶段它们是并行发展的。所谓“新”是指应时代社会发展要求而兴起的侗歌展演场域;所谓“旧”实指现存的传统侗歌展演场域。以侗歌演唱地点化分,前者主要指在国内外正规舞台上的歌唱,在旅游场地里的歌唱和在侗区的河滩、戏台上的歌唱。后者主要指传统的在鼓楼下、吊脚楼里、月堂中、萨坛前、山坡上的歌唱。在不同类型的展演场域中,侗族民歌的受众群体的构成和作用各有不同。 2. 侗族民歌展演中的受众构成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他人的欣赏,“艺术只是为了其他人,并且通过其他人而存在的”[1]因此,每一种文化艺术都有其对应的受众群。随着侗族民歌的艺术身份的逐渐清晰、强化,其受众范围日益扩大,在保持原有受众群的同时又新兴了几个受众群体。他们分布在侗歌展演的不同场域里,根据每个场域中侗歌生产者追求价值的不同而不同程度的参与着展演。 2.1以侗族本族村民为主的传统受众群 迄今为止,这仍然是侗歌最大的接受主体,他们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展演场域,如鼓楼、吊脚楼、月堂、萨坛、和山坡,在这些场域中的民歌受众身份具有模糊性,既是歌唱主体,又是接受主体,此时的听者也许就是另一个场域中的歌唱者,在这些场域中作为村民的听众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他们投入巨大的注意力,以其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激情推动着侗族民歌的发展。“饭养身,歌养心”,侗区的每一个村民都做过听众,因此传统的以村民为主体的受众群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然而传统中每个场域中的演唱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因此在每个场域中都有相对固定的歌者和听众。在每个侗族寨子里设置的月堂或公房便是青年人行歌坐夜的特定场所,来这里唱歌主要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听歌也是为了寻找感情寄托。还有些村民喜欢聚在鼓楼里听中、老年歌队唱“锦老”,它是一种叙事歌,包含了丰富的本族历史文化知识和生产生活知识,这是一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因此至今仍然有不少听众。 2.2以官员、学者为主的理性的受众群 这一类听众是在解放后出现的,其观看侗歌展演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或是研究侗歌艺术本身,或是为了政府政策的制定。属于新增的一类受众群。他们的观看行为多出于工作原因,被动性较明显,他们自身对侗族民歌没有太大兴趣。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政府官员身上。 以研究为目的的学者观看侗歌展演,多数目的性很强,带着审视的眼光,学者往往不关心自己的审美体验,一切以服务研究为目的,对所听歌曲有很强的选择性。但是多数还是听不懂,与官员一样,只是强迫自己进入而已。 2.3以外族游客为主的新兴流动受众群 在众多不同类型的受众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新兴的以游客为主的受众群,他们广泛活跃在河滩、正规舞台和旅游场地等新型的展演场域之中。在这些新兴的场域中,受众自身对侗歌展演并没有强烈的兴趣,观看展演只是看形式而根本不懂内容,侗歌展演只是他们体验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其目的性明确。也因此,他们对于所展演节目的质量要求不高,更加看重展演的娱乐性,据调查,在侗族民歌中,游客更喜欢听趣味盎然,伴有生活模拟情景表演的牛腿、琵琶之类小歌,且相对于传统场域中的呈稳定状态的受众群,新兴场域中以游客为主的受众群具有流动性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