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历,补过新年 同盟会机关刊《民报》1906年在日本创刊,版权页有点意思,用的纪年多达4种,如第八期第一页是“中国开国纪元四千六百零四年”,以下是“西历一千九百零六年、日本明治三十九年、清光绪三十二年、阳历十月五日”.所谓“中国开国纪元”,就是中原老祖宗的黄历;西历,是世界通用的阳历;明治,因为在日本出版;光绪,是非不得已,因为还是大清国。反清革命,改历便也是头等大事;武昌首义后,革命军的文告,时间都用黄历;《民立报》在宣布换旗同时还宣布了“即日起用黄帝纪元,不准再用’宣统‘字样”. 可是,黄帝纪元只用了2个多月就到1912年1月1 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出了改用阳历的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1912年1月2日《申报》以“中华民国新纪元”为题刊登“改历通告”: ……本日(阴历十一月十二日)奉大总统孙谕令,以本月十三日为阳历元旦,我民国百度维新,亟应及时更用阳历,期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布告军民各界人等知悉,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着改为中华民国元年正月第一日。从前行用阴历,一律变更。孙大总统即择于元年元旦就任,发号施令……自明日起,各界一律悬挂国旗,以昭庆贺而光大典。 如此改历,立即出现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开国第一个新年即1912年1月1日元旦已过,不免要留下极大的遗憾。其二,民间习惯春节“旧历年”,许多公务民事都以年底为期,商业都是年底清理结账;猛地一改,账都不好算!连讨债与躲债的,都不知怎么办。 于是,就有了民国开国就“补过新年”,1912年1月5日《时报》刊登《补祝新年通告》:“……奉大总统颁行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日,并定于阳历正月15号补祝新年……阳历正月15号,即阴历十一月廿七日,凡地方店铺居民,应遵于是日补祝新年,一律悬挂国旗,同伸庆贺。”1月8日《民立报》又刊登“……中华民国改用阳历。惟念各商业向例于阴历年终结账,敲骤改章,恐有妨碍,仍以新纪元2月17日,即旧历除夕为结账之期。”可是,时间如流水,哪里能补得回来,只不过有“补”,总比开国就缺一个新年好。 易服、废除跪拜 像剪辫子一样,革命就要颠覆旧文化创立新文化,包括改变看着不顺眼的服饰与举止,先破后立废除了再说。1912年3月5 日《申报》发布《丁祭废除跪拜告示》:“……奉沪军都督陈令内开……近接浙江民政司长电称,文庙丁祭,应否举行?礼式祭服如何?其余前清各祀典应否照办?迭据各属请电照遵等因。据此,查民国通礼,现在尚未颁行。在未颁以前,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惟除去拜跪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其余前清祭典所载,凡涉于迷信者,应行废止。惟各地所祀者不同,请由本省议会议决存废。事关全国,为此通知贵省……” 事关仪礼,穿什么?戴什么?如何行止?怎样恢复汉服?新政府来不及规定,许多人不知所从;工人农民短打容易,西装毕竟只适合少数,于是长袍马褂先扣上一顶洋帽;上海都督甚至指令推广冠华制帽公司出品的“雄鸡”牌各种西式凉帽。 革命号称人人平等,废除跪拜首当其冲。过去的跪拜,从来是下拜上、贱拜尊、幼拜长、无权的拜有权的、没钱的拜有钱的,显摆权势或表示臣服,是最直接的人身不平等。民国政府废除封建跪拜改为鞠躬,显示了文明进步,可惜不是一声号令就禁止得了;大喝一声“跪下来!”的肉刑,甚至延续到了今天。如今,某名师堂而皇之地接受人们跪拜、某学校公开实行跪拜礼等做法,马上令人想到了100年前,立刻招致批评。 改革较成功的,恐怕算废除旧的称呼。1912年3月4日《时报》刊登《不必称大人老爷》:“……案准内务部通电,奉大总统令开:官厅为自治之机关,职员及(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习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习……一律照令改换名称,并希出示通告人民,咸喻此意,以涤旧染之污,而示更新之象……” 此举甚得人心也很容易,社会上很快普遍了“先生”,书面上接受了“君”,只是政府机关与公私机构和封建家族做不到有令就止,“老爷”、“大人”的称呼甚至延续到了民国后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