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是古代生活在长江以南广大沿海地区的一个大族群,文献上称为百越,有于越、瓯越、闽越、东越、杨越、南越、骆越等。《汉书·地理志》臣瓒注:“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指的就是这些族群。其语言一般认为与今壮侗语族有渊源关系。近年的遗传学研究也认为,根据百越群体的Y染色体数据,其起源具有整体性和共性,越人很可能是具有共同血缘的(参看李辉博士的论文《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载《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我国境内的壮侗语民族与境外的台语民族的语言相近,可以进行比较。以上,是国内学者释读《越人歌》的主要依据。 不过,正如姚大力先生文中所说的那样,百越各族群的语言不是完全相同或近似的,除了说壮侗语的支系,也有说南亚语系语言(孟—高棉语)的。此外,应该还有说南岛语的。早在1942年,美国语言学家本尼迪克特(Paul K. Benedict,1912-1997)就提出壮侗语与印度尼西亚语有真正的同源词对应关系,后来进一步创立了“澳泰语系”学说。法国语言学家沙加尔(Laurent Sagart)在2001年提出汉-藏-南岛语系(Sino-Tibetan-Austronesian)的概念,也就是把汉藏语和南岛语联系在一起。至于侗台语(壮侗语),也被认为是南岛语的一支,而不是单独的语族。这样,汉-藏-南岛语系就成了把汉藏语、南岛语和侗台语联结在一起的大语系。还有学者进而认为东亚和东南亚的各种语言如汉藏语、侗台语、苗瑶语、南亚语和南岛语等从远古以来就存在一种特定的关系,即由类型或地域相近的语言逐渐形成一个超级语系。说这些语言的各族人群相互保持活跃的联系。这类假设虽然尚待证实,但值得充分探讨。 回过头来看看日本学者泉井久之助所作最早的还原。他依据高本汉(B. Karlgren, 1889-1978)的上古拟音,用占语(属南岛语系)语词进行对勘,这种思路与后继的中国学者是不同的,那就是假定古代越人的语言和南岛语系语言如占语有共同之处,这是一个开创性的贡献。以下是泉井的译文: 我祈祷您啊,王子 我祈祷您啊,伟大的王子 我认识了您啊,伟大的王子 正义的王子啊,尊贵的王子。 我真幸福啊! 我忠诚地服从您。 让所有的人都繁荣昌盛吧。 我长久以来一直敬爱着您。 关于南岛语系的起源问题,不少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主张中国台湾及大陆东南沿海一带是说原始南岛语族群的发源地。中国学者宿兵与金力等就南岛语族群的Y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东南亚地区是南岛民族的发源地。虽然南岛语族群的起源地至今尚无定论,但南岛民族古代存在于中国大陆,这倒是可以肯定的。 最后要提及泉井久之助先生,他是日本卓越的语言学家,长期执教于京都大学(兼图书馆馆长),曾任日本学术会议会员、日本语言学会会长,为日本现代语言学发展的领军人物之一。早在1933年,他就出版了《语言学概说》(当时笔名新村出),影响很大。他的研究领域甚广,包括普通语言学理论、日语、南岛语、印欧语、语言地理学、语言接触等等。他毕生关注世界语言学的新进展,晚年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活动,真正是一位“与时俱进”的学者。 国内(港台)学者曾提及泉井先生的一桩逸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任京都大学图书馆馆长,赴美考察,本打算参观普林斯顿大学之后回国,胡适先生当时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而泉井并不知道。参观之时,得知馆长是胡适,大为惊讶:“我在孩童之时便闻先生大名,不想在这里见到先生,太意外啦,太意外啦!”于是顾不上参观,要与胡长谈,后在校方陪同人员催促下,询问了胡适寓所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匆匆返回驻地,当天晚上,便登门拜访,与胡适作竟夜之谈,连回国的事也抛诸脑后了。不过据胡适1950年11月17日日记,泉井得知陪他看书的是胡适后,一定要和胡长谈。胡把地址给他,请他到纽约见面,他才离开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