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间故事在其流传过程中有着神态各异的形态,这些不同的形态反映的正是时势、风俗、社会环境以及民众心理的不同及变化。换言之,同一母题而发生变异的民间叙事,正是流传地人们生活和深层意识的一面镜子。本文选取了孟姜女这一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以江西广昌孟戏(戏曲也是民间讲述故事的一种形式)为例,试图说明“孟姜女故事”母题流变背后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广昌孟戏;母题流变;集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 I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6)03-0049-06 引 言 21世纪的学者在以口传文化为切入点、以平民视角重新审视历史和先民们的生活时,一定不会忽略戏曲这一重要形式。“社会大舞台,舞台小社会”。在口传文化的诸多形式中,戏曲有着一个无可比拟的优点: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一出戏一旦形成,其音调、戏本在传承过程中虽然免不了发生一些变化,但这种变化较之口传文学的变化来说,还是缓慢的。因此,戏曲对研究历史和历史中的人及他们的生活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同时,用戏曲这种形式来上演民间历史和民间文化的内容有其独特的优势。戏曲在中国农业社会中,是最雅俗共赏、最具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对于中国农民,看戏不仅是娱乐活动、审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思想传承的教育活动。戏曲以其综合艺术手段搬演故事,再现世俗人情,它与平民大众的生活与感情息息相关。它是“中国古代社会晚期文化主体的基础部分,是中国底层文化的寄养物与代言人”。(廖奔、刘彦君,2002)戏曲反映的故事和情感就是老百姓想要表达的心声。本文在对孟姜女故事母题及流变进行梳理之后,详细分析了江西广昌孟戏中的孟姜女故事的变化,并试图分析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孟姜女故事的母题及其流变状况 孟姜女的故事是流传最广的民间故事之一。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于孟姜女的故事是千里送寒衣和哭倒长城。在普通民众的心中,孟姜女是位善良和勇敢的女子。据顾颉刚先生考证,孟姜女故事始于春秋时期杞良妻故事。据《左传》记载: 齐侯归,遇杞良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这是杞良之妻故事始见于典籍的开始。文人记下这个故事是把杞良妻作为一名守礼的妇女而加以褒扬的。但这不是后世孟姜女故事的母题。刘守华把孟姜女故事的母题及其演变分成三个形态: 1.原始形态 核心情节是杞良妻善哭和哭倒长城,形成时间在汉代以前。 曾子曰:“蒉尚不如杞良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吕于夺,杞良战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礼记·檀弓》) 《礼记·檀弓》一书比《左传》晚了两百余年。曾子说杞良死后,其妻“哭之哀”。由此,故事开始有了感情色彩。“哭之哀”就是后来故事发展的源头。 到了刘向的《说苑》一书,作者写道: 杞梁华舟进斗,杀二十七人而死。其妻闻之而哭,城为之阤而隅为之崩。 杞良死后,其妻闻之而哭,把城墙哭倒了。 如此情节在我们今天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刘向居然把它写入书中,可见杞良妻故事的流传之广,以致于正统文人有所耳闻并且半信半疑地将其记录在书里。 2.基本形态 核心情节是孟姜女寻夫送衣、哭倒长城,形成时间在隋唐之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