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曾刘两家孟戏的戏本。刘家戏本是历史上未知名的文人根据流传的孟姜女故事编撰的,戏本中文雅精美的唱词表明了作者唯美的审美态度和良好的教育水准,暗示了作者所处的社会阶层。而曾家剧本在史料记载、唱词和家族传言各个方面都无文人介入的说法和痕迹,戏本应是底层民众口口相传的唱词的记录。刘家戏本那未知名的文人作者,在提升戏本品质的同时,将教化思想带入剧中。剧中,做皇帝的,开明仁爱;做臣子的,忠君爱民;做朋友的,锄强仗义;尤其孟姜女更是“忠孝节烈”的典范,其万里寻夫的壮举感天动地,哭声之下长城轰然倒塌。剧中人物个个都是封建社会完美而理想的人物。与此相比,曾家剧本笔下始皇好色,文臣愚蠢,唯独塑造了孟姜女勇敢、智慧这一光辉伟大的普通妇女形象。同样是孟姜女故事,对上层人物、平民大众的不同态度,正是曾刘两家剧本编者所处社会阶层不同价值观的体现。 如此说来,剧本来源和编者身份的不同导致了孟姜女故事在广昌甘竹镇的流变。笔者还需深究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说,很偶然地采用了不同的剧本,而这个剧本碰巧编者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这是具有偶然性的话,那么,是什么必然性的原因维持和认同了这种不同呢? 3.原因之三:集体意识的不同 笔者在甘竹镇上看到,刘家孟戏在当地颇具影响,表现在:有专门的组织(刘家孟戏业余剧团组织),有专职管理人员(团长、保管、会计、出纳),有活动场地(一个由仓库改建的简易戏院,大约可容纳四百人),有活动经费(每年游神所筹的钱都归剧团使用),有日常排戏和演出活动等等。运作自如,一派繁荣活跃的景象。目前,刘家剧团在省市县三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正在准备申请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十多岁的刘挺荪老人说:“全靠外姓人帮忙。”一语道破曾刘两家戏班最大的不同。曾家孟戏固守不传外姓的祖训,坚持戏班人员血统的纯正性,从组织、管理、指导、演戏到打杂全是曾姓后人,同时。曾家孟戏也保持着祭祖的宗族性戏剧的性质。而刘家戏班从清中叶起开始吸纳外姓加入戏班,到民国二十五年,{1}外姓人员众多,已超过刘氏后人数量了。目前戏班也是这种状况,刘金铎一支后裔仅三人,旁支有十几人,{2}其余三分之二成员都是外姓。 刘挺荪老人认为,只要把戏演下去,谁演都行,谁管都行。{3}但刘家招纳外姓入戏班,并不是无原则的,这些人或是有文化的教书先生、医生,或是商人,都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4}有了他们的加盟,刘家孟戏在家族男丁人数不够的情况下仍得以延续。同样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加入,孟戏逐渐改变了产生之初的宗族祭祀性戏曲的面貌,走上了和曾家孟戏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反过来也可以说,刘家孟戏保持着与曾家孟戏不同故事和情绪的剧情,是因为刘家孟戏主要反映的是有别于曾家的市镇上的商人、未入仕的文人这样一群小团体的情绪。 商人,是个独立而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上存在着经济和政治地位不相称的矛盾。商人通过经商发家,经济生活富足,但与他们经济上的主导地位相反的是,在以农为本的封建社会中,他们始终处在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劣势境界中。士、农、工、商,商这一群体名列末位。明史卷十《食货志》载有“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只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对商人冠服给予歧视性的规定,可见商人群体地位的低下了。 到明正统年间,商品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甘竹镇也在这个时期利用盱河运输竹木之便利形成集镇,一时人来人往,商贾云集,甘竹一跃成为盱河首镇、方圆几十里货物的集散地。刘金铎父子就是做竹木生意发的家。由于商品经济与封建制度本身的矛盾性,商人要想维持商业利益的持久,就必须寻求政治力量的庇护。要找到一个政治靠山,要么攀附上某一权贵,要么通过科举途径跻身官场——就是通过家族子弟考取功名实现家族内官商结合,获取利益最大化。科举取士制度,对平民子弟是改换门庭获得政治地位的手段,对于统治者来说是选拔人才、笼络人心、钳制大众思想的绝好方法,忠孝、纲常等统治者需要的臣民品质借此得以顺利地贯彻下去。反过来,平民百姓要想获得政治和经济的利益,必须在思想上与上层保持一致。因此,刘家孟戏表现的正是商人和未入仕的文人在思想上向统治阶层靠拢,以期有朝一日能跻身其中的复杂心态。 而曾家孟戏中反映的与统治阶层不配合的集体意识是由其所属的“农”阶层决定的。明代农村组织是个“二元同构性的组织系统”,(陈剩勇,2000:65)即以保甲制为代表的官方教化组织和形式,与以宗族、乡约为代表的非官方教化组织和形式同构而成。对于戏曲,作为官方的明政府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戏曲“诲淫诲盗”,屡次下令禁戏;另一方面又认为戏曲是高台教化的工具,“富贵人家不可无”。不管官方态度是抑或扬,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在明代中后期已是一片燎原,成为时代的主流,这也是明代文化下移和审美趣味的由雅变俗后的历史选择。戏曲是底层民众的代言人,曾家孟戏中对于始皇好色、群臣愚蠢的描写就是民众眼里看到的、心里想说的官府和官员的形象。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同时存在于戏曲中,但与以“商”阶层为主组成的戏班不同的是,以“农”阶层为主的戏班中民间话语的力量更强,由此产生了刘家孟戏恭顺、曾家孟戏反叛的现象。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