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代《诗经》研究兴盛,《诗》学在民间舆论之中受到高度重视,对汉代社会民俗文化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举凡教育、取名、节日等均受到《诗》之沾溉。 关键词:诗经;汉代;上巳节 中图分类号:I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6)06-0083-04 经学是汉代的主流文化,帝王尊儒选官,士人明经入仕,官吏援经治事,公私之学校教育亦以经学为核心内容。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经学渐次移风易俗,蔓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人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丧葬祭祀等无一不受到经学之浸染规范。 如汉代盛行之复仇风气即是受到《春秋》学义理之鼓荡,河南南阳出土有东汉画像石《讲经》,图刻大师讲经,弟子七人恭听,有笞者操箠以镇学规,此为当时生活之真实写照。而两汉史籍中传主十岁前即习经通经的记载屡见不鲜,亦可证明经学影响社会民众习尚之深广。《诗经》名列五经,它对于汉代民俗文化产生的影响,也很值得作为专题进行探讨。 由于朝廷的提倡与利禄的劝诱,汉代普通民众之中流行研读《诗经》的风习,两汉《诗经》学者多有出身贫寒之人,如习齐诗之匡衡家贫,庸作以供资用;习鲁诗之李咸,家贫母老,躬耕稼以奉养;治韩诗之尹勤,《东观汉记》言其“身牧豕,事亲至孝,无有交游,门生荆棘”。足见《诗经》学在下层民众中流传广泛。而通经入仕为显宦,因经发泰而显亲,自然也就成了民众的口碑,史籍之中多次引及关涉经学社会效应之民间谣谚,如“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汉书·书贤传》)、“说经铿铿扬子行”(《后汉书·杨政传》)、“论难僠僠祁圣元”、“问事不休贾长头”(《后汉书·贾逵传》)、“关西孔子杨伯起”(《后汉书·杨震传》)、“五经纵横周宣光”(《后汉书·周举》)、“解经不穷戴侍中”(《后汉书·戴凭传》)“五经纷纶井大春”(《后汉书·井丹传》)、“殿中无双丁孝公”(《后汉书·丁鸿传》)、“五经无双许叔重”(《后汉书·许慎传》)等,此类谣谚多见于《后汉书·儒林列传》。与《诗》学相关的有如下几则: 1、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汉书·匡衡传》、《西京杂记》)。 2、五经复兴鲁叔陵(《后汉书·鲁平传》、《太平御览》卷615引《东观汉记》)。 3、关东说《诗》陈君期(《太平御览》卷615引《东观汉纪》P204)。 4、德行恂恂召伯春(《后汉书·召驯传》P2573)。 这仅是就其《诗》学派别史书有明确记载的《诗经》学者而言,未计入兼通群经而不能详明其《诗》派者,如许慎、周宣光等都是博览书传。第4则民谣是称赞后汉韩诗学者召驯的道德志义的,第2则是赞美鲁诗学者鲁丕的学问,鲁丕字叔陵,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居官不废教,门生就学百余人,因故受到关东民众的敬仰。第3则是赞颂后汉韩诗学者陈嚣的。第1则见于《汉书·匡衡传》、《西京杂记》卷二,赞扬匡衡《诗》学精绝。句中“鼎”字,历来有二解,一云方义,应劭、服虔持此说,一以为匡衡小名,《西京杂记》、张晏持是说。《汉书·匡衡传》注释详明,“服虔曰:“鼎犹言当也,若言匡且来也。’应劭曰:‘鼎,方也。’张晏曰:‘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敬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师古曰:‘服、应二说是也。’”两说并立,材料有限,未知孰是。这些谣谚或出于同行学者之口而流布于民众之间,或是民众口头诵说,家喻户晓,达成了广泛的社会舆论,社会影响十分显著,内中充分反映了民众对儒家经师的敬仰之情,也于不经意中流露出了民众的价值取向。一般说来,民间谣谚对社会现象的反应最为及时而尖锐,能够集中表达民意。汉代民间流传的上述赞语无疑表明了民众对于经学价值的认可,揭示了汉代经学鼎盛的社会基础。 汉人重《诗》,崇敬《诗经》学者,一时成为共识。《急就篇》中言及儒家经典,想到“宦学讽诗孝经论,春秋尚书律令文,治礼掌故砥砺身,智能通达多见闻”,颜师古注首句云:“宦,仕也。言欲仕学者,必当先讽读《诗》及《孝经》、《论语》也。” 文中之“诗”字专指《诗经》一书。《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史游所作,为教育儿童识字写字之教材,自汉至唐流传极广。书中所记儿童之教育可与东汉崔寔《四民月令》相参照。崔氏模仿《礼记》之《月令》,论述士、农、工、商四民一年之节日仪式而成《四民月令》一书,其中“正月”下云,“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师法求备,勿读书传。研冻释,命幼童入小学,学书篇章。”后人辑佚所得原有注文,不知出于何人之手,“学书篇章”下有注,云“谓六甲、九九、《急就》、《三苍》之属” ,崔氏所言与《汉书·食货志》“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一致。崔氏另于“七月”下之七日言“曝经书及衣裳” ,于“十一月”下云“研冰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小学》” 。足见经书已融入民众之日常生活,而幼童习《急就篇》必然会连锁重视《诗经》,从而提升《诗经》之社会地位。《急就篇》之性质虽为启蒙读物,但其读者群不仅限于幼童,是书之残简于历史考古中时有发现,居延汉简有其简8支,流沙坠简有其简6支,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汉晋西陲木简亦存其文,而边地所存《急就篇》简牍乃是戍边士卒习字所书,足见其书应用之普遍,对于《诗》学的发展亦应会产生相当之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