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民族志方法的反思 (一)步步深入:网络文化与田野的无边界 网络文化是虚拟民族志最广泛关注的概念。网络文化帮助民族志研究者在千头万绪、浩瀚如烟的互联网文本、图片、视频等信息中找到一种逻辑连贯的方式来表现一个网络社会群体的特色,包括他们是如何定义自己的网络行为的、他们是如何建构自己的网络身份等。本文从中国本土研究经验出发,论述研究者在研究网络文化的过程中应对虚拟田野的边界保持开放心态,无边界会促使对网络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对事实进行步步深入。 虚拟民族志方法被想当然地认为是研究者坐在电脑前收集网络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但笔者认为在研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与被研究者保持网上以及网下的互动,尽可能扩展虚拟田野的边界,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文本、图片等资料。这样探究的过程使得研究者掌握不同层次的文本,一是自然情境下的网络文本,二是被研究者与研究者互动过程的文本,从中可以获得被研究者行为的意义和感受。很显然,将两个层次的文本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深入了解网络群体中的行为方式、 习惯以及生活方式。 (二)浸染:多种操作方法贴近研究的 “整体性” 民族志学者始终希望尽可能详尽描述一种文化或一个社会群体。可是,没有哪种方法能够完整地捕获一种文化或一个群体。浸染的方法也是尽可能提出多种操作方法,包括资料收集、 网络参与观察、感同身受被参与者的上网和网上体验。而以往的虚拟民族志方法的应用大部分停留在资料收集或者资料收集与网络参与观察的层面,本文认为几种方法的并用有助于民族志学者确定该研究已经覆盖了被研究者情景的所有角落,尽可能地达到研究者获取被研究者的网络行为的各种情景或者情景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理想状态。虚拟民族志的方法依然要以研究的“整体性” 为目标,因此民族志学者的观察要超越网络空间的文本资料、网络社会群体的行为,虽然它们是发生在网络空间,但是被研究者的行为也同时发生在大学校园、 工作场所、地铁空间等等,多种情景都存在着交叉、多层次且相互关联的关系。研究要尽可能地探索多种方法贴近 “整体性”。 (三)重释真实:以研究策略支撑方法论 民族志研究追求真实的资料。而真实,通常的理解就是事实。虚拟民族志通过网络获取资料,网络文本所呈现的社会事实是事实么?如果仅拿网络文本来进行分析,网络文本的分析与 二手资料、内容分析非常类似。而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即对于文本的分析,应该将其放入文本(Text)以及文本情景(Context)中加以确定。因此,事实不是简单地通过网络或者通过网络之外的渠道接触被研究者获取资料就抵达目标了,而是要尽可能地挖掘被研究者的行为的情境,他们是在怎样的条件、环境、缘由下呈现了如此的文本。上文所提及与虚拟田野中的人建立关系的研究策略即是研究者努力地去理解被研究者的价值观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他们的网络呈现,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一直追逐行动者的意义,这里的意义是韦伯所强调的行动者主观的意义。这种意义无所谓真假,而是被研究者赋予个体行为的缘由,也是主观层面建构事实的过程。在身份考察过程中,被访者提及他在网络中会用多种身份呈现自己,哪一个是真实的他?这样的问题不是我们所追求的,而更深一层的问题是他是如何建构不同的自己?也就是说被访者自己呈现不同自我的过程才是事实。恰恰是这一点,才是我们做虚拟民族志的本意。即按照格尔茨(Geertz)的说法,民族志描绘的是人们的生活和经验,诠释的是文化脉络中人们的实践。网络提供给被研究者一个自我展示的空间,而研究者可以通过网络观察和深入被研究者在网络空间自由自在地呈现自己的世界的过程,从而更加自然、深入、全面地融入被访者的生活世界。总之,虚拟民族志方法不在于是否增加了真实,而是在网络的助推下拓展了“真实”的概念。 基于上述的讨论,虚拟民族志方法在中国本土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步步深入网络文化,田野边界较难确定,研究者不能想当然地忽略网络之外的世界。为了整体性贴近文化,尽可能通过“浸染”这一具体的操作方法,收集当前虚拟田野中各种资料,体验和理解网络使用者的行为背景和环境,感悟与总结该虚拟田野的整体文化。而通过与虚拟田野的局内人建立关系的研究策略,可以帮助研究者尽快地、深入地了解田野的“真实”。 但是以上对于虚拟民族志的讨论只限于建立在中国本土研究实践、操作方法之上的总结和论述,并不能够代表此方法的所有面向。在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尚需要考虑研究主题的适用性、不同的网络平台类型等。研究者在网络研究中的角色、网络时代的隐私伦理问题等都需要得到更多的反思。 (作者: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内容有部分删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