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在北京又关心民俗的人而言,2004年的元旦是一个热闹的元旦,也是一个纠结与不了了之没有结果的元旦。这些热闹、纠结、不了了之都源自于北京西单中友百货广场前的雕塑--竖筷插碗。但是,直到今天,民俗学界仍然没有人对这一让2004年元旦增色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讨论与反思。 2004年元旦前,在西单中友百货的商家为了吸引眼球促销,也为整出点节日氛围,请年轻的设计师设计并在中友百货的广场制作了这样的雕塑:一个由200多根筷子插在广场上形如大海碗的花坛中、筷子上还挂了“钟”。雕塑的设计者认为筷子代表中国饮食文化,是喜庆,因此搞个“炊具大餐”,“以独特的方式祝福人们新年吉祥如意,丰衣足食”。当然,对筷子这一工具的选择,也与坊间里巷正争吵的“日本人说筷子是他们发明的”而激发的民族情结有关。 刚刚矗立好的雕塑马上引起了许多中老年市民的不满,投诉电话不断,也受到北京“民俗专家”的强烈批评。在北京城市雕塑委员会的干预之下,商场不得不于2004年1月5日下午自行拆除了这组费尽心思的雕塑。为此,在2004年1月10日,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北京娱乐信报》联合举办的“迎春节北京民俗文化研讨会”上,老少两代人面对面地讨论此事。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各执一词,各不相让,最终不了了之。 在老北京以及中国大多数地方,汉族人一死,家人在棺材前送上一碗“倒头饭”,上面插着一双筷子或者两根棍子,让亡者吃饱了上路。简言之,“竖筷插碗”这个标志性动作和意象与死亡紧密相连。今天,虽然火葬在京城早已取代了土葬,但在1949年前后出生的人,也即现今年龄在60岁左右的老人一般都对土葬及相关仪礼有着亲身经历与感觉记忆。对他们深层心理而言,表达哀悼、悲伤和生死两别的竖筷插碗的“倒头饭”仍然是意味着死亡,是丧礼中既定的规则、程序与标志。但是,对于包括设计“竖筷插碗”雕塑在内的年轻人而言,这些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则是陌生的。作为设计者的年轻人从两三岁开始就接受现代学校教育,而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旨归是要铸造符合当代意识形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一基本理念事实上也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有的核心。这一规划现代化的基本教育目标,自然使得衍生于农耕文明,部分潜存于当下,也是老者熟悉的生活知识被排除在了校门内外的教育之外。 与这一规划性的现代教育理念相背的是,历时性的生活文化在共时性的民众生活中是杂然并呈的。传统民俗、毛时代(革命)的民俗和后毛时代(现代)的民俗常常随意地共处一室,自由组合。在20世纪末的陕西渭南乡间,人们不难看到前夫遗像、毛泽东画像和半裸的明星照(甚至黄色画片)在同一面墙上或窑洞窗户上三分天下的情景。 就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北京,在昌平因卖地建高尔夫球场而一夜暴富并乔迁的村民家中,灶王爷与的画像比邻而居也是生活的常态。显然,这绝对不是大都市子民或西北农民--主流话语表述中的人民、智识精英口中的公民--的愚昧。 正是忽视民众主体性和主动性的规划现代化历程,大陆的不少人将毛泽东奉为神祇和台湾的不少人将蒋介石奉为神明,焚香膜拜也就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可是,当下左派或右派智识精英仍然秉持的是一种矛盾的逻辑: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和台北中正广场的中正纪念堂是正当的、文明的,而乡野为这两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世纪伟人修建的庙则是愚昧的,不可理喻的。对于自以为是的西方人和基督救国论者(包括洋鬼子和假洋鬼子)看来,共存于中国都市的纪念堂和乡村庙宇文化逻辑是一样的。虽然如此,这些洋学者和洋泾浜学者却很少反思他们自己生活世界中的同类景观与物象,如华盛顿广场、时下的一些俄罗斯人也宣称克格勃出身的普金是圣保罗的转世,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