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李祥林]民俗学与中国戏曲研究(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作者提供 李祥林 参加讨论

    “剧者何?戏也。”(李调元《剧话》)从民俗学角度研究戏剧之所以必然,盖在从某种程度上讲,戏剧这种大众游戏式的娱乐活动,本来亦当归属民俗范畴。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中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在其孜孜用力的上古史研究中屡屡涉及神话传说,他也是一位卓有贡献的神话学家、民俗学家。1925年在《答李玄伯先生》中,他谈到自己研究古史所做的工作即说:“(一)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的构成的原因,(二)把古今的神话与传说为系统的叙述。”(18)不仅如此,在古史研究上不肯轻信盲从而执意辨伪存真的顾先生,还坦言自己从民俗学中直接得到过方法论的启示。且听他在《我的研究古史的计画》中所言:“老实说,我所以敢大胆怀疑古史,实因从前看了二年戏,聚了一年歌谣,得到一点民俗学的意味的缘故。”(19)也就是说,正是现实中活态存在的戏剧、歌谣之类“民俗”使他获得了看待古史的“一种新的眼光”,正如他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中言及自己在京读书时迷上看戏的经历时说:“在这戏迷的生活中二年有余,我个人的荒唐和学校课业的成绩的恶劣自不消说;万想不到我竟会在这荒唐的生活中得到一注学问上的收获。”明确地讲,“这注收获直到了近数年方因辨论古史而明白承受”,也就是“曾从戏剧和歌谣中得到古史研究的方法”。其实,看看当年顾先生主持下的“孟姜女研究”,也就不难明白他诚心诚意讲出的这番话。
    这位史学家因戏剧、歌谣等民俗“触机”所获得的“民俗学的意味”或“学问上的收获”究竟有哪些呢?有研究者为其作了三点总结:“1、‘变迁的格局’。《自序》中说他在民国二年考取北大‘豫科’之后的两年多看戏的时期,‘忽然认识了故事的格局,知道故事是会得变迁的,从史书到小说已不知改动了多少,从小说到戏剧又不知改动了多少,甲种戏与乙种戏同样写一件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点的不同’。2、‘角色的眼光’。戏园中有楹联写到:‘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末耳。’这是指戏曲中的角色不同于人生实相,它是类型化的。《自序》说:‘我们只要用了角色的眼光去看古史中的人物,便可以明白尧舜们和桀纣们所以成了两极端的品性,做出两极端的行为的缘故,也就可以领略他们所受的颂誉和诋毁的积累的层次。’他于1924年所撰《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就是以‘角色的眼光’分析古史的范例。3、‘无稽的法则’。《自序》中说这些戏剧故事‘虽是无稽之谈,原也有它的无稽的法则’。这些法则,他随意列举的有:‘作者的预期’、‘无意的讹变’、‘形式的限制’、‘点缀的过分’、‘来历的异统’等等。”(20)值得注意的是,“看戏”不但有助于顾颉刚的史学成就,也促成了他平等看待民间文艺的学术理念,如其《自序》所言,“要是我到北京后不看两年戏,我也不会对于民间的传说得到一个大体的领略。”我们知道,起初顾颉刚是以“读书人家”、“世家子弟”自命的,对市井间说书唱曲之类颇为不屑,正是到了京城,成了戏迷,才使他“抑制住了读书人的高傲去和民众思想接近”,改变了他对民间文艺的态度。这位学者的经历表明,不但从民俗角度考察戏曲是理所当然的学术课题,而且从戏曲、歌谣等俗文学角度去审视其它学科,也会在治学上别有所得。
    (三)
    从民俗学角度研究中华戏曲,有着相当的学术魅力,是研究者可以多有作为的场域。最近,几位中、日戏剧研究者之间有场争论,其中涉及民俗学与中国戏剧研究的话题。日方学者批评那种仅仅从文献到文献的戏剧研究路子,肯定了民俗学、人类学的观念、方法等对中国戏剧研究史的重要意义,这无疑是有道理的。但是,该学者在文章中说中国本身从事“中国学”研究的大学教授们在“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上集中于文献,而忽视或回避民俗学、人类学及基层社会的研究”,尽管有触及昔日学界弊病之处,但由此进而断言“中国的‘中国学’学者不喜欢人类学”、“拒绝人类学”,认为中国学者不关心国外民俗学、人类学研究的新进展,则未免言重了。因此,在中方学者的回应中,又指出其说法失于客观,有以偏概全之嫌。(21)
    民俗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登陆已近百年,随后尽管也经历周折,但关于民俗学对中国戏剧研究的重要性,本土学人的认识其实在不断拓展与深化(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相关著作的推出可以为证。从香港学者何贵初所编《金元文学研究论著目录》(香港:文星图书有限公司,2002)中可以看到,所列书目有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谭达先《民间文学与元杂剧》(台北:学生书局,1994)、翁敏华《中国戏剧与民俗》(台北:学海出版社,1997)、吴晟《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以及朱居易《元剧俗语方言例释》(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徐嘉瑞《金元戏曲方言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等等。此外,叶大兵的《中国百戏史话》(1985)、叶涛的《中国京剧习俗》(1994)、常人春和张卫东的《喜庆堂会》(2001)、刘祯的《民间戏剧与戏曲史学论》(2005)、王廷信的《昆曲与民俗文化》(2005)、段明和胡天成的《巴渝民俗戏剧研究》(2006),还有《民俗与戏剧——首届川剧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集》(1993)、《戏曲•民俗•徽文化论集》(2004)等,亦为行内人所知。2004年出版的《中国戏曲观众学》在论述“特殊戏曲的审美”时列出“民俗戏曲审美”,并说:“民俗戏曲从总体上看是戏曲与民俗仪式的统一,而不同的民俗戏曲又有些区别。有的具有很强的仪式性,是仪式戏曲;有的是比较古老的戏曲样式,是一种过时的戏曲;有的是与现代戏曲样式接近的戏曲。而观众观赏也是参与仪式的心理与审美心理的统一。”(2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