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自觉需要解答大问题 既然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理论自觉”的重要性、目标和主要内容已经明确,那么就需要着重讨论实现“理论自觉”的途径问题。关于三学科实现理论自觉的路径问题,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学科理论自觉所要面对的共性问题。 首先,要对“两类挑战”作出自己的理论概括。所谓“两类挑战”,是指世界性的“人类困境”和本土性的“六大挑战”。世界性的“人类困境”主要指“当代到处存在的不稳定性”,也就是现代风险。而本土性“六大挑战”主要指与中国社会建设、社会发展、社会转型紧密相联的特殊挑战:一是在市场经济下的陌生人的世界建立社会共同体的挑战,二是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促进意义共同性的挑战,三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势下落实公平正义的挑战,四是在社会重心下移的情况下大力改善民生的挑战,五是在发展总体布局上理顺三大部门(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关系的挑战,六是在生态环境恶化情况下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挑战。对这些挑战的理论概括和解释无疑会大大提升学科理论的时效性。 其次,要对“传统资源”作出自己的理论开发。再次,要对“西方学说”作出自己的理论借鉴。最后,要对“中国经验”作出自己的理论提升。全球独一无二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是中国社会上下结合、共同探索、互动创新的结果,其中三个层次的相互推进十分明显:既有中央“自上而下”的推进,又有基层“自下而上”的推动,还有各个地方、各个部门连接上下的促进。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就应该对中国经验、对不同层次的中国经验进行调查研究,作出自己的符合实际的理论概括,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使自己的理论成为与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复兴、中国人民生活品质提高密切相关,因而具有生命力的常青理论。 此外,各学科还需要结合各自的理论传统和发展现状,一方面各学科的学术组织和学术共同体要增强理论自觉的意识,积极支持并为学科理论创新,尤其是学派的形成创造条件或提供必要的保障,也就是像费孝通所说“开风气,育人才”。在新的世纪里,通过一代代学人自觉地努力,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理论应该而且完全能够在世界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学科边界的设置是人为的 学科的边界是人们便于学科间的分工而设置的,合理的社会分工有助于效率的提高,必要的学科分工,目的在于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科发展。但学科边界的设置是人为的、弹性的而非固定的。学科间的分工最终目的是为了合作而非隔离,正是通过不同分工学科的共同合作与努力,才能促进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之间,由于在研究对象方面有着较多相通之处,因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三者之间的交叉、合作,其实是中国社会实际的需要。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种自然结果。在有些学者看来,社会学与人类学之间过分亲密,导致学科边界模糊,以致影响学科发展。这种逻辑其实并不完全成立,因为学科发展的关键要看它能否有效解释社会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区分是什么学科。 从科学研究活动的内在规律来看,人类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理论创新常常是学科交叉与合作的结晶。相近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合作能够产生创新的优势:首先,交叉与合作能够拓宽研究者视野和研究领域;其次,交叉与合作将会促进各学科之间方法论的相互借鉴和创新;最后,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有利于理论创造和领悟力达到理想境界。 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是学术发展的重要策略,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术界的共同努力,既要排除影响沟通与合作的非学术性障碍,又要创造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鼓励和促进多样性的学术风格和多元的研究方法,鼓励学科间理论和方法的相互借鉴、相互融会贯通。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转型和发展将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学科如能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理论自觉,加强学科间的交融与合作,不断推进自主理论创新,提升学科理论水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理论,就会提高自己在世界学术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