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毛巧晖]何其芳·民间文学·延安文学传统(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5-07-0 毛巧晖 参加讨论

    中国民间文学的兴起与新文学运动有着渊源,最早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也大多是在文学上颇有成就之辈,这就注定了现代民间文学研究的文艺性倾向。1922年创刊的《歌谣》周刊明确提出,搜集歌谣的目的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文艺的”,具体阐释为“由文艺批评的眼光加以选择,编成一部国民心声的选集。意大利的卫太而曾说‘根据在这些歌谣之上,根据在人民的真感情之上,一种新的民族的诗也许能产生出来。’所以这个工作不仅是在表彰现在隐藏着的光辉,还在引起当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15]也就是说民间歌谣反映了国民的生活和思想,通过编辑歌谣可以编一部国民的生活史,而且从中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民族的诗。何其芳对民间文学文艺性的研究是这一思想的延续,但内涵有了一定的变化。他编选民歌的批评标准遵循《讲话》的文艺批评原则,将国民心声置换为“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指出民间文学形式只是新文学可利用的旧形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并且这一形式只是运用于民众的诗歌创作以及作为向民众宣传的工具,而没有强调它的民族性意义,其中有对民间文学客观的见解,但不难看出他将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简单地移植到民间文学领域的痕迹。
    总之,何其芳关于民间文艺学的具体文章虽然并不多,但对于民间文艺学思想及其发展影响深远。他民间文艺学思想产生的基点是延安文艺传统,是他对作家文学理论批评的延伸。文学赖以发展的动力和构成其本质的决定性要素,并非存在于文学的审美本身,而是取决于新的意识形态的形成。延安文艺思想的注入,改变了中国民间文艺学,它基本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1949-1966)的主导思想。“十七年”时期,是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它直接影响着当今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和走向,同时它本身形成了当今中国民间文艺学特质的基点,是中国民间文艺学的一个显著特色。
    *本文章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青年启动金的资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 何其芳.论文学上的民族形式[J].文艺战线.1939,1卷5期.
    [2] 蓝棣之.何其芳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3] 何其芳,张松如.陕北民歌选[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1.
    [4] 武在平.不怕鬼的故事——毛泽东与何其芳的交往[J].党史纵横.1994,(6).
    [5] 蓝棣之.何其芳全集:第2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6]蒋勤国.何其芳传略[J].新文学史料.1987,(2).
    [7]蓝棣之.何其芳全集:第4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8]蓝棣之.何其芳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9]钟敬文.苏联口头文学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54.
    [10]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1]傅学敏.“民族形式”论争的名与实[J].江西社会科学,2008,(11).
    [12]周扬.我们的态度[J].文艺战线.1939,创刊号.
    [13]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4] 蓝棣之.何其芳全集:第3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5]发刊词[J].歌谣周刊. 1922,1号1版.
    (本文原发表于《北方论丛》2009年第6期)
    HE Qifang,Folk Literature, Literary Tradition of Yan'an
    MAO Qiaohui
    (The Institute of Ethnic Literatur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073,China)
    Abstract: He Qifang was a key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folk literature, and more at the intellectual level. He has its own unique perspective in the "artistic" and "social" of folk literature, the "Finishing and adaptation" of folk lit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of "folk literature and the new literature" ,which he had begun the special sessions of study of folk literature -- - Yan’an period, as well as his own literature fulu. His idea for the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has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of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
    Key Words: HE Qifang; Folk Literature; Literary Tradition of Yan'an
    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