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许钰(1925-1998)教授,河北武清泗村店镇人,钟敬文先生50年代的学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故事学会副主席、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故事卷》副主编、“第一届钟文民俗学奖”三位获奖人之一。著有《口承故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一书,《鲁班传说的产生和发展》等论文。 编者按 北师大民间文学研究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在以钟敬文先生为首的几代民俗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建立并发展壮大起来的。作为钟先生五十年代的学生,许钰先生见证了民间文学研究所的成长,也同她一道经历了诸多磨难。在这篇文章中,许钰先生回顾了民间文学研究所和北师大中文系民间文学课程的历史,激励我们“再接再厉,为发扬民间文艺的光辉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倒“四人帮”之后,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文科高等院校的民间文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迅速恢复,并且取得初步成果。当前高校这方面工作正处在更大发展的前夕,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为此,许多兄弟院校的同志们总结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经验,提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十分必要的。现在我也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建国以来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在钟敬文教授带领下工作的情况和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一 北京师大中文系的民间文学课,从一九四九年秋季起,由钟敬文先生开设。课的名称开始时叫做“民间文艺研究”,后来改称“人民口头创作” (教育部高校文科教学计划中所定的名称)。早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钟先生就在浙江省立民众教育行政专修科讲授民间文学,四十年代又在广州中山大学和香港达德学院继续讲授过这门功课。解放后到北京,除在北师大外,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辅仁大学中文系兼授此课。这时期,他还参加筹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该会成立前后,并与其他同志合编《光明日报》的《民间文艺》副刊及民研会的《民间文艺集刊》。为了满足教学等需要,他把解放前在达德学院所选供学生参考的论文加以扩充,编成一本集子,就是一九五一年四月由北师大出版部公开出版的《民间文艺新论集》,它对当时校内外学习和喜爱民间文学的同志们提供了有益的精神养料。 一九五二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钟先生兼任了北师大副教务长职务,事情较忙,估计以后不能长远去北京大学讲课,因此北京大学留了朱家玉作民间文学助教,在业务上由钟先生加以指导,以便以后独立开课。这一年,北师大也有了民间文学助教许钰。在这前后,钟先生在北师大还组织热爱民间文学的同学在课余进行研究,成果之一即连树声翻译了两本苏联民间文学理论的小册子,一九五四年由东方书店作为“人民口头创作学习会主编”的“人民口头创作丛书”出版,钟先生为其中的一本《苏联口头文学概论》写了序言。 钟先生在教学中一向要求同学在学好系统的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必需知识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记录群众中流传的民间口头创作。他曾把历届同学这方面的记录稿和同学对某些记录稿的重写稿,择优供给当时的《民间文艺集刊》、《说说唱唱》等刊物。比如后来一再为各种民间故事集选用的《毛主席懂得老百姓的苦楚》就是经当时北师大同学张振犁重写后,在一九五三年一月的《说说唱唱》上发表的。这项工作既培养训练了同学记录、整理民间作品的能力,在当时尚未大规模开展搜集工作的情况下,又对广泛宣传、推广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起了一定的有益作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民间文学概论课的内容和组织安排大体稳定下来,主要包括:一、民间文学的性质和意义;二、民间文学的人民性和它在创作、传播方面的特征;三、民间文学的内容; 四、民间文学的艺术特点;五、民间文学的种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各类歌谣和故事歌;谚语、谜语,民间戏剧;六、民间文学与古代作家书本文学;七、新时代作家文学与人民创作的关系等。一九五六年开始,北师大的“民间文学”课改由许钰讲授,也大体上根据这种讲课的框架,充实后来发表的新材料,在部分章节的分合上作了一些变动。一直到这个课中止十多年之后,一九七九年钟先生主持十六所高校民间文学教师编写《民间文学概论》教材时,才在原有基础上吸收建国以来这方面搜集、研究的成果,做了较大的补充、调整和提高。当然,这本教材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很多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处理得未必都很恰当,这是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补充、修正和提高的。 二 一九五三年新学年开始,本校招收了第一批民间文学研究生:张紫晨、乌丙安、张振犁、李淑华、蔚家麟。他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后,张紫晨留在北师大,其他同志分配到各地,为高校民间文学教学增添了新的力量。一九五五年本校正式成立了民间文学教研室,成员开始是钟先生、许钰、张紫晨三人。一九五六年暑假后又留了两名助教(张紫晨同志一九五六年底转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一九五五年暑假后教研室招收了第二批研究生:潜明兹、巫瑞书、屈育德、陈子艾、杨秉礼。从一九五三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到一九五八年期间,不断有兄弟院校教师前来进修,在这些进修教师中,汪玢玲和第一批研究生一起学习了两年,其他进修同志在北师大的时间有长有短,来的时间也不一律,这些先后到来的同志有:谭达先、申文凯、何奇雄、梁宗亨、崔玉蓉、晓星、马名超、邵海青、陈国珩等。 由于当时的研究生和进修教师来北师大前多半没有系统地学过民间文学,所以首先要求他们扎扎实实地掌握民间文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其次,着重培养和训练他们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为此教研室一向强调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间文学的论述,从中学习他们对待民间文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这方面除了阅读巳有译文的马、恩、列的有关论述外,对于当时尚无译文的马、恩有关的著作,则设法请人从原文译出。如恩格斯的《德意志人民的书》,就请中央音乐学院廖辅叔先生译注,使一九五三年入学的研究生较早读到了恩格斯这篇早期有关民间文学和改编民间创作的重要文章。此外,导师还亲自为研究生系统讲授了毛主席关于民间文学的理论。他经常以马克思创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批判地吸收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为例,要求正确对待国内外前人的遗产,因此在他规定研究生阅读的书籍中,除了中外重要民间文学作品专集外,还包括格罗塞关于艺术起源的著作,包括那些国内所能看到的欧洲过去各种民间文艺学流派的论文,以及“五四”以来中国学者研究民间文学的重要论著。 解放前钟先生在我国民俗学运动中做过许多工作,但他自己研究的重点始终在民间文学方面,三十年代中期他就写作专文,提出“民间文艺学的建设”问题。同时他还十分重视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与研究民间文学的关系,要求研究生、进修教师尽可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辅助学科的知识。总之,作为研究生的导师,他极力开扩学生的视野,使之牢固树立民间文学研究是一门科学的观念,要求他们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知识,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独立进行研究,通过论文写作和教学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教学和科研能力。 但是,那些年的教学工作,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第二批研究生原订修业四年,但还没等他们学习期满,一九五七年由于反右斗争的扩大化,他们的指导教师被错划为右派(一九七八年北师大党组织巳经给以彻底改正),一些他的在校和离校的学生,有的因为导师关系或其他原因,也受了冲击,有的甚至也被错划为右派。反右之后,接着是“学术批判”,民俗学成了批判对象,钟先生和其他研究民间文学的前辈如郑振铎等,都被当作学术上的“白旗”。当时,民间文学教研室已无形撤销,教研室主任和两位年轻同志都去做别的工作,许钰和三个研究生(原五名研究生有两人提前到其他单位工作)一起到湖北省去采风。采风回来,一九五九年第二批研究生毕业。但是他们有的一参加工作就改了行,有的教了一下民间文学,很快改教其他功课,就是北师大的民间文学课也只维持到一九五九年。其他高校的民间文学课也大都在这先后停开。到了一九六二年,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干脆删去了“民间文学”课。这门以研究和宣扬劳动人民语言创作为基本内容的学科,一时竟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大学讲堂上消声匿迹了。 六十年代前期民间文学教学工作受了挫折,但这方面的科研工作并未断绝。从全国看,民间文学的事业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甚至于有所发展。在一九五八年以后的几年里,钟先生除了完成领导上分配的工作之外,还系统地进行了晚清民间文艺学史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一九六三年发表了他在这方面一系列论文中的一篇:《晚清革命派著作家的民间文艺学》, 开拓了从来无人问津的这个学术领域。原来民间文学教研室的中青年同志,也结合其它工作,先后写作和发表了关于鲁班传说、关于近代反帝传说、关于传说和回忆录的区别等论文,初步辑录了鲁迅和民间文艺的部分资料,研究了“五四”以来工农群众创作的发展情况等等。一九六四年招收第三批民间文学研究生两名:叶春生、李绪鉴。但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