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许钰]北师大民间文学教研室的昨天与今天(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到民间去”微信公众号 许钰 参加讨论

    三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人民遭受的灾难是严重的,民间文学本身和民间文学事业所受的摧残也是惨重的。但是,林彪、“四人帮”毕竟不可能从根本上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在这十年当中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着,就是在文化方面,尽管“四人帮”猖狂至极,但它也无法完全阻止每一个知识分子的学术和创作活动。钟先生就是在十年困境当中,于一九七三年初步写成了从神话史角度研究马王堆汉墓帛画的长篇论文。至于广大群众,由于身受林彪“四人帮”之害,更激起了对他们的愤怒与斥责。这期间群众创作并流传了许多讽刺、揭露性的口头文学,从而丰富并发展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民间文学的主题,使民间文学研究者们受到鼓舞、激发。
    打倒“四人帮”后,各项文化事业很快得到恢复。一九七八年夏,教育部在武汉召开的文科教材座谈会,决定在文科高等院校恢复民间文学课,同时委托北师大中文系举办民间文学教师进修班。同年十月,许多高等院校联合在兰州召开了少数民族文学教材编选及学术讨论会。会上很多民间文学教师要求加快民间文学教师培训和教材建设的步伐。钟先生在兰州会议上听取了大家的要求和意见,回校后提出办民间文学教师进修班采取进修和教 材编写结合进行的方案,得到北师大党委的支持和教育部的同意。北师大校领导同时决定重建民间文学教研室,具体筹备、组织进修班及教材编写工作。一九七九年二月,教育部抽调十六所文科高等院校的民间文学教师十八名,集中在北师大,在民间文学教研室负责人主持和指导下进行了集体学习和教材编写工作。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大力协助下,一九八〇年七月出版了《民间文学概论》和配合《概论》编选的《民间文学作品选》两册,及时地为文科高校民间文学课提供了一套基本教材。
    为了促进停顿多年的民间文学课在全国文科高校尽快开设,经教育部同意,由民间文学教研室同志主持、计划和具体组织,一九七九年暑假又在北师大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民间文学讲习班。参加讲习班的人员主要是各高等院校准备从事民间文学教学工作的教师,还有部分省市民研会、社会科学院分院的工作人员、出版社编辑等六十余人。讲习班请在京民族民间文学及有关方面的专家作报告,其中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主任马学良教授讲了“发展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做好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民族研究所的杨堃教授讲了“民族学研究的各个学派”,中央音乐学院廖辅叔教授介绍了国外民歌研究情况,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同志应邀作了关于相声发展和相声表演艺术的学术讲演,钟敬文先生讲了“如何学习与研究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与民间文学”,中央民族学院的佟锦华,张公瑾、胡振华同志,分别就藏族、西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了专题介绍。讲习 班上由参加编写民间文学教材的同志介绍教材各章内容,并听取各方面意见。介绍教材各章内容的同志有:许钰(北师大):“绪论”;陈子艾(北师大):“民间文学的范围界限”;乌丙安(辽宁大学):“民间文学的特征”;窦昌荣(上海师院):“民间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吴蓉章(四川大学):“民间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唐呐(辽宁大学):“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汪玢玲(吉林师大):“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关系”;柯杨(兰州大学):“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屈育德(北京大学):“神话和传说”;张振犁(河南师大)、秦耕(复旦大学):“民间故事”;李万鹏(山东大学)、王堡(新疆大学):“民间歌谣”;李惠芳(武汉大学):“民间叙事诗”;刘玉梅(内蒙师院):"谚语和谜语”;谢振东(贵州师院):“民间小戏”;薛宝琨(南开大学):"民间说唱“;巫瑞书(湖南师院):"民间歌手和艺人”。另外,讲习班上还集中讨论了有关民间文学课建设的问题等(讲习班的情况详见《民间文学》一九七九年十月号发表的《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暑期民间文学讲习班》的报导)。这次讲习班是建国以来高等院校民间文学教学、科研人员第一次大会合,讲习班期间以各种方式广泛交流了各方面的情况和看法,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推动了这方面的工作。此外,参加编写民间文学教材的代表还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举行的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民间文学教学的回顾和展望》的发言,简述了建国三十年来民间文学教学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民间文学在教育工作中的任务, 呼吁各方面予以重视和支持。
    一九七九年暑假后,民间文学教研室招收了第四批研究生六名:李德芳、龚笃清、程蔷、陈洪新、李稚田、刘铁梁,此后又陆续有一些兄弟院校的民间文学教师来北师大短期进修。一九八〇年暑假后北师大中文系本科也和各兄弟院校一起,恢复了“民间文学”课。
    打倒“四人帮”以后这几年,不论从全国看,还是从北师大看,民间文学教学、科研的有利条件和工作进展,都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北师大民间文学教研室目前六个人,除室主任钟先生外,还有陈子艾、许钰、潜明兹、田小杭、梁木森(资料员)。自从重建以来,在担负上述各项繁重工作过程中,广泛地接触了各校的同志,学习到大家许多好的经验和作风。在科研方面,教研室的中青年同志这几年还写作并发表了研究神话、传说、史诗、民歌、以及探讨作家和民间文艺关系、地方风俗等论文十五篇。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都写作和发表了论文,此外,教研室还编印了《鲁迅和民间文艺》(理论资料),编选了上海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民间情歌三百首》中汉族情歌部分,“五四”至建国民间文学论文选也进行了初选工作,“五四”以来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搜集、研究活动大事记的编写工作也在着手进行,钟先生出版了《民间文艺谈薮》等等。目前北师大领导可把民间文学作为重点发展学科之一,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从全国看,这几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恢复工作,各省市也大都成立了民研分会一类的机构。全国除《民间文学》杂志外,各省市民研会也大多有自己这方面的出版物。理论研究性刊物也开始出版。学术讨论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开始活跃。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今年都召开了首届年会,大大推动了研究工作的进展。特别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工作基础上,有了重大的进展,民族院校普遍开设了“少数民族文学”的课程,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学概况和文学作品选即将出版,好些民族的文学史正在编写中。还有民族学的研究也开展起来。经过顾颉刚、钟敬文等学者的倡议,有关领导部门支持,民俗学的建设工作也已开始进行……总之,现在的民间文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不但可资凭借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而且有了兄弟学科(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邻近学科(民族学、民俗学)的相互配合,它在各项文化事业中,再也不是如过去某些人所谓的“冷门”。而民间文学本身的研究工作,建国以来经过五十年代初期学习苏联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民间文学的理论、一九五八年新民歌运动(这当中包含着许多经验和教训)、民间文学搜集、整理、范围界限等的讨论、各族民间文学概况和民间文学史的编写、第二次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关千建国以来民间文学工作的基本总结等等,民间文学理论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感到,建立具有我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的民间文艺学的任务,客观上已经提到日程上来,这也是钟敬文先生近年来在新的条件下不断思考和谈论的重要问题。
      针对林彪“匹人帮”歪曲、篡改马列主义的恶劣影响,近年来他在日常工作中一直反复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冕强调民间文学是人民创造的语言艺术,它是一种文学,但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因而认为不能简单地拿一般文艺学的原理去理解和评价民间文学,十分重视对各民族诗歌固有诗学的研究,要求研究生在熟悉民间文艺学本身的知识、理论的同时,规定他们学习民族学课,并要求尽可能地具备一些民俗学和其它辅助性学科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把民间文学同其它意识形态和社会活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要求研究生要学好外语,以便更好地了解外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动向和理论成果,从中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方法,对研究生论文的写作,近年来也比过去抓得更紧。他主张研究和开始从事民间文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志,选择研究课题要着重从比较具体的事象入手,即使题目范围小些,材料也要充实、可靠,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论证,所得结论耍从各方面考虑它是否站得住等等。为此,他在一九七九年暑期讲习班上讲了《怎样学习和研究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与民间文学》专题,后在北师大学报上又发表了《论民族志在古典神话研究上的作用》,探讨了民俗学书民族志对研究民间文学的作用和意义。在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讲了《把我国民间文艺学提高到新的水平》,阐述了“正确对待马列主义”、“认清专业对象的性质”、“充实专业的必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等有关提高民间文艺学水平的几个重要问题。在今年民研会年会上,钟先生又讲了《民间文艺学的科学体系及其研究方法》,介绍了民间文艺学科学体系所包括的一般理论研究、民间文艺史、民间文艺学科学史、民间文艺学方法论、民间文艺学资料学,以及民间文艺某些方面的系统的专门研究如神话学、童话学等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还分析了几种不同性质、不同应用范围的研究方法。他认为一般讲来民间文艺学是偏于理论的科学,但是运用各种方式,推广民间文学的工作,也属千民间文艺学研究的范围,也都和一定的理论认识相联系,这是一种“应用的民间文艺学”。由于长期以来在民间文学作品搜集、整理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分歧的意见和作法,一九八〇年钟先生在其他同志协助下编选了一些记录、整理得比较好的故事、传说,并写了《关于故 事记录的忠实性问题》的专文,发表了他对这方面工作的看法,引起了不少同志的重视。这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大大丰富了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四
           建国以来,我们本科的民间文学课,一向开在高年级。但是情况是不断变化的,目前学生的情况和过去不同,这方面又已有了基本的教材。根据这个课的性质及其与其他语文专业课的关系,我们觉得以讲授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内容的“民间文学概论”,是一种专业基础理论课,它应当作为必修课开在低年级。经过教研室研究、建议,系里同意,现在巳经确定在新的教学计划里,“民间文学概论”作为必修课开在二年级,让学生开始学习语文专业知识时,就普遍接触民间文学的知识和理论,加强劳动人民是文化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同时打开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活跃学生的文艺思想,也有利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另外还在高年级开设选修的民间文学专题课,指导一部分学生掌握比较丰富的民间文学知识和理论,具备这方面工作的某些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多方面的需要。
    招收研究生是为了培养高校民间文学教师和专业民间文学工作者。建国以来教研室在这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过去在北师大学习过、进修过的同志,在他们自己的不断努力下,有的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前就有了一定的成就,有的同志中间改做了其他工作,现在又回到民间文学工作岗位上来,很多同志近年来在教学和科研上又取得了新的可喜的成绩。仅以今年五月民研会年会为例,就有许钰、陈子艾、潜明兹、屈育德、张紫晨、秦耕、汪玢玲、乌丙安、柯杨、张振犁、巫瑞书、李惠芳等同志向年会提交了论文,并参加年会活动。本届研究生程蔷、刘铁梁的论文也被选录,参加了这次年会。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鞭策。
    回顾过去,我们在本科教学中坚持基本理论和作品知识并重,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重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重视独立科研能力的训练,对民间文学坚持它属千劳动人民创作的根本性质和它具有不同于一般书本文学的特性等认识,以及注意批判地吸收国内外前人成果,认为民间文学研究与民俗学、民族学等有密切关系等,现在看来大体上可说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我们的工作也有相当的缺陷。比如,有些基本正确的东西,如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的关系问题,由于民俗学过去一个时期被根本否定,加以长期来流行的对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问题上的狭隘理解的影响,在这些方面自然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又比如,五十年代初期,我们学习了苏联学者运用马列主义研究民间文学的论著,但对于其他国家口承文学方面的新说,则所知甚少。我们重视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但过去教研室的多数中青年同志基础比较薄弱,马克思主义水平不高,并没有在科研上做出显著成绩,这是我们工作上存在的 主要问题。另外,我们的实际采录和有目的地深入群众进行调查 也作得比较少。后来认识到这方面工作的重要,也曾努力去实践,如一九五八年下半年到湖北去采风和调查。但回校后整个这方面工作就下马了,所得不多的采录成果也就没有整理和总结。一九六六年上半年,第三批研究生也曾去内蒙调查,但预定任务尚未完成就来了“文化大革命”。只有打倒“四人帮”后的今天,才得到了较好的实地考察和进行搜集的有利条件,我们工作计划中这方面的项目才得以顺利地实现。
    回顾过去,我们深深感到民间文学教学和科研事业发展的曲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除了建国以来政治运动和“左”的思想的影响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长期封建和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轻视和鄙视民间文学的传统观念。这种传统观念解放以后有所克服,但它依然是影响民间文学事业发展的一种精神阻力。要想冲破这种精神阻力,改变人们对民间文艺的认识,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在整个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领导部门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和提倡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民间文学工作者自身的努力。我们只有在教学、科研以及搜集、整理、推广、宣传等各项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才能有力地扭转上述传统观念,才能无愧千劳动人民丰富的文艺创作。正如钟先生在一首诗中所说:“劳民文艺堪千古,发采扬辉要我人”。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为发扬民间文艺的光辉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1.1.26
    (文章来源:钟敬文编,《民间文艺学文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第336—34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