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文化部党建在线 2008-06-1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 参加讨论

    
    赛乃姆 
     
    陕西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元代戏剧壁画
    
    天津什不闲 七音连弹
    2004年12月,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全部298卷书稿全部完成;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将于2009年全部出版,作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重要成果,向建国60周年献礼。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一直得到中央及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心,其成果也得到高度评价。1994年,李鹏、李铁映欣然为文艺集成志书题词。李鹏题词为“挖掘民间艺术遗产,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李铁映题词是:“亘古之举,创世之作”。2004年12月10日,“全国文艺集成志书编纂(书稿全部完成)出版成果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特为大会发来贺信,指出:“《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整理和出版,凝聚了众多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的心血与智慧,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一颗绚丽多彩的瑰宝。《集成》第一次对我国民族民间文艺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和深入的挖掘,第一次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散落民间的无形精神遗产变为有形文化财富,第一次系统、深刻地总结了民族民间文艺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这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文化建设工程,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这一工程的成功实施,必将对传承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产生重要影响。”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辑出版,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散落在民间的无形的精神遗产变为有形的文化财富,为中外文艺工作者、专家、学者研究中国的民间文艺、研究中国的社会、历史,研究中国的民情、风俗提供了完整、系统、丰富、可靠的资料。而在在“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中,大量珍贵史料及文艺资料的发现和发掘,更厚重了文艺集成志书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工程以它厚重的成果,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立法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供了重要基础和经验,奠定了资料、人才、工作体制等方面的基础。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促进了文艺科研领域的人才培养和艺术科研机构建设,对于建立中华民族完善的文化体系,进而建立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戏曲学、音乐学、舞蹈学、曲艺学、民间文学、民俗学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对于我国的文艺创作、青少年教育、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为繁荣当前的文艺创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对于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在促进西藏的民族文化保护方面,起到了独特作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先后于1992年发表《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1998年发表《西藏自治区人权事业的新进展》、2000年发表《西藏文化的发展》、2004年发表《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对西藏民族文化保护的工作与成就进行全面的阐发,其中,各部“集成志书”西藏卷的编纂都是重要的例证。
    因此,“十部文艺集成志书”被海内外学者誉为‘修筑中华民族文化万里长城’的伟大工程,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供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