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2003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尹虎彬空间 汤晓青 刘亚虎 尹 参加讨论

    二、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2003年的少数民族古代文学以及各民族文学关系的研究工作成果较多,出版的专著、刊发的论文数量较多,探讨的问题所涉及分支领域也较为宽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一)依托于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工作的顺利进展,金代文学研究、元代文学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长期以来,文献资料的匮乏一直制约着中国少数民族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的古籍整理与出版工作,在学科的基础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辽金元三朝的文献的整理工作成绩更为突出,对少数民族古代文学研究、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有最为积极的影响。2003年(含部分2002年12月出版)面世的几部著作和论文集,反映了新的学术思路,展示了新的学术格局。
    《金诗纪事》一书,是对民国陈衍编写的《金诗纪事》进行整理,除点校之外,主要是重新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扩大了采辑的范围,增补了近二百四十家。辑注者以是否金代移民和是否生活年代主要在金作为取舍标准,将相关人物、内容纳入本书的条目之中,保证了《金诗纪事》采辑范围的完整。该书充分尊重学界已经发表的各类成果,根据原书编著者在作家小传后附录部分佚事或评论资料的基础上,在作家诗后增设“集评”一项,将此类资料移入。又广泛采辑宋、金以后历代诗话、序跋、评论、批注,择其精要者附入,以“【补】”字示区别,显示了著者的求实严谨的学风和现代性的学术理念,加大了本书的学术含量和使用价值。全书采辑了396位金代诗人的有关文学史料37.8万字,对于金诗的研究是一项非常实际的基础建设工作。41
    《元代文学文献学》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元代文学的新的格局。作者认为,尽管戏曲在元代取得了一代之辉煌,但诗文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且在元代,传统的诗歌依然是人们表达感情最主要的语言形式。其次,作者介绍了元末至今的数百年中,人们对元代文学认识和评价的变化。除了诗文、戏曲之外,词曲、小说、文论文献,在这部书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也就是说,在这部书中,元代各体文学都受到了相当的重视。这部书同时也可以作为元代文学研究史来读。在这部书中,从元朝当代直到今天,人们对元代文学文献整理和研究的情况清晰可见。本书打破了学术界过多关注元曲文献的局限,将元代文学文献的介绍扩大到了元代文学各体。作者按年代辑录,并对所辑录之文献予以简约介绍。是目前国内辑录元代文学文献最全的专著。42
    《元诗史》是一部重量级的断代、分体文学史,该书的出版对于元代各民族文学的关系研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著者此前关于元代西域诗人群体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元代文学研究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元诗史》中,作者专门在第二卷“蒙古色目诗人”中系统评述了元代诗坛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即众多的蒙古、色目诗人使用汉语进行创作的成就及贡献;在第三卷“北方诗人”中也列出专节对元好问、耶律楚材在北方文坛上的特殊地位,特别是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贡献作出了准确客观的评价。43
    本年度《民族文学研究》在“北方民族文学与文化”专栏辽金元文学研究刊发了刘毓庆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狼图腾神话与中国文学中之狼意象》(2003年1期)、胡传志的《北方民族政权于辽金文学》(2003年1期)、徐子方的《辽金元文学与文人境遇》(2003年1期)、王永炳的《元剧曲中的蒙古语及其汉语音译问题》(2003年1期)、詹杭伦的《〈元遗山志〉叙论》(2003年2期)、刘达科的《金元耶律氏文学世家初探》(2003年2期)、黄震云的《辽代的文化观念和文学思想》(2003年2期)、张晶的《辽金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03年2期)等几篇文章。从这些文章切入问题的角度和论述的方法,可以看出该刊的编辑倡导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进行文学史的研究,从哲学史、思想史的角度把握文学思想的演变,运用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的方法阐释文学现象这样一种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学术理念。
    上述专著和文章的作者都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他们对于辽金元三代文学研究的出发点并不是要做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但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时期的文学发展的特殊性是每一位研究者很难回避的。随着学界学术观念的调整,在中华文学的整体框架中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各民族的文学发展加以考察,不断拓展着古典文学的研究领域,使得原本冷寂、边缘的学科领域逐渐显现出蓬勃的生机。这也是我们在考察少数民族古代文学研究的现状时,对各朝代的文学、特别是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朝代的文学特别加以关注的基本出发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