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社会学科的民俗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时光。学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时代前进。每个时代,社会的变迁总会向民俗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新的任务。民俗学作为一种现代学科应该适应变化了的时代要求,不断修正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法,有时甚至要对学科概念的界定加以修正,使之具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品格。比如什么是民俗与民俗学?在不同的时代,它的定义总要受到时代的制约,必须要作出新的阐释。目前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也面临着这样的课题。新的时代,新的要求,民俗学学科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之后,终于到达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时期,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信息化带给世界最大的变化是经济发展趋势的全球化。尽管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持有不同的观点,但社会的发展毕竟要全力维护自己的发展态势并勇往直前。民俗学应该意识到社会的这种变化带来的民俗文化的巨大变化;社会生产方式和民众生活方式以及思想和观念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时代急剧变化的今天,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问题,寻找自己的学科定位和发展前景,民俗学也不例外。 一、 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民俗与民俗学 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五千年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经历了史前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几个阶段;从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看,经历了农业社会、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今天正在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面临着经济或社会的转型,面临着思想的飞跃和文化的跟进,不如此社会就不能进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大的转型。随着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变革,中国社会由个体经济变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这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的转型,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和观念,影响了传统民俗文化生存的基础,即当经济基础变化之后,社会的上层建筑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都严密地控制在政治制度之下,政府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规范着人们新的生活。原来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观念和文化,被全民所有制经济和社会文化观念所取代。这就是二十世纪50——80年代中国所经历的社会现实。实际上这种变化中就有传统和现代化的冲突,只不过带有中国特色而已。 中国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和世界经济、文化背景中产生的,规模更加庞大。表现在经济发展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制度由过去单一的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向多元经济结构转化,这又一次激荡了中国民众的心,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也较之以往更加深刻。此时作为研究民众生活和行为模式的中国民俗学向何处去?成为中国民俗学人十分关注的话题。 这里所谓的经济和社会转型,主要是指中国社会在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之后的20多年的变化。此时正值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以往闭关锁国,现在国门大开,西方经济和文化长驱直入,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政治的、经济的、生活的、思想的、农村的、城市的,是多元的和全方位的。西方经济和文化的大潮汹涌而来,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国社会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的转型已成定势。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信息时代,各种现代化信息已成为社会的重要资源。经济基础变化了,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学科,为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步伐,民俗学研究的传统模式必然受到严重地挑战。 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由过去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经济形态过渡,由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这种过渡带给社会的必然结果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民俗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和经济转型期,这种文化必然以其特有的方式,适应社会潮流的变化。那么,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给民俗文化带来那些影响和变化呢。 第一、传统与现代化冲突加剧。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将中国民众的生活带到传统与现代化的交叉路口。 中国向来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虽然在二十世纪末,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但时至今日农业经济模式并未彻底改变。追溯中国民俗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物质民俗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社会民俗的家族、村落、岁时节日、人生仪礼,还是精神民俗的巫术信仰、道德礼仪、游艺竞技等都与农业经济相适应。这种民俗文化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就民俗文化的特征而言,一种民俗文化一旦形成都有它相对的历史稳定性,并在社会的发展中,影响一个民族和国家民众的心理和性格。但当社会的生产力发生急剧变革时,民俗文化也随之改变,“俗随时变”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目前,在中国社会走向经济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现代化与传统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起来,大有现代化取代传统的趋势。 其实,这种新与旧、传统与现代、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也非自今日始。早在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乃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将近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这种冲突就从未停止过。不过那时的中国社会,农业经济基础很强盛,传统文化表现得十分强劲,所以吸收外来文化的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因此新的思想和文化并没有对传统文化构成巨大的威胁。今天的时代则完全不同了,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变得十分便捷。特别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文化通过各种管道输入中国,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文化正在失去它的优势地位,如不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使其和现代化协调起来,传统文化就有变成现代文化附庸的可能。 第二、新时期[②]民俗文化的变迁。 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民俗文化的变迁变得凶猛异常。这种变化是由政治的和经济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打破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定势,民俗文化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此时,思想解禁,民众的民俗意识回归,各项民俗文化活动生动活泼的恢复和开展起来,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此时的民俗学的研究也从重视传统转向关注现代,关注现代化给民俗文化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民俗特征中,变异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动力。以往民俗学的研究常常停留在对传统民俗的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为以往的民俗变异是建立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之上,民俗学研究可以将历史的民俗与变异的民俗压缩在一个平面上进行,作“书斋式”的研究。现代民俗学的研究则完全不同,它要顾及民俗全新的发展,顾及民俗文化在民众生活中所起的更新作用,应用民俗学中经济民俗学、都市民俗学的兴起正是顺应了新时期民俗文化发展变化的要求。 民俗文化本来就是由民众创造和享受的。这种创造、享受决不会放弃对新鲜文化的吸纳,不会放弃现代化带来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所体现的是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比如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它原来的主题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请神祭祖、合家团圆几乎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不变的内容。伴随春节习俗的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传统的春节仪式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节前忙年;除夕过年;节日拜年。时间的延续大约在一个月左右。具体活动:忙年一般从腊月初八过完“腊八”节,年事准备活动开始,到了大年三十(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门神、窗花,年画;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守岁,燃放爆竹,请神祭祖;大年初一开始,亲友互相拜年;社火、花会、庙会活动依次展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年事活动才算结束。传统春节习俗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有趣。今天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春节仪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大。特别是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传媒的介入,以往春节习俗中的信仰内容被现代意识所取代。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联欢晚会成了除夕之夜的大餐;电话拜年、电子贺卡贺岁成为新的时尚……。因此,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人们普遍感觉到年节的传统意味越来越少,特别是在有些城市颁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之后,更感到春节已不是原来的那样,变得索然无味。 实际上春节习俗只是民俗文化变化的一个方面,其它习俗的变化同样深远。物质民俗中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民俗的变化;社会民俗中家庭、村落、婚姻、丧葬仪礼的变化;精神民俗中信仰民俗的变化同样体现着民俗与时俱进的特点。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人的习俗正在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之中,就服饰文化而言,中国人传统的服饰在生活中已经渐渐消失,农民也穿上西装;传统婚礼不复存在,丧葬仪礼加速改革等等。面对如此神速的变化,民俗学者作何感想。出路由两条: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关注民俗的变化,加强对现代新时尚、新民俗的研究,探讨民俗文化发展变异的规律;一是发掘、抢救、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维护中国民俗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保住中国民俗文化的根,使传统与现代化更好的协调发展。面对外来文化(异文化),中国人不应该失去民族自信心,要相信中国民俗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应该看到民俗文化中新的成分的加入,能保证中国民俗文化在发展中吐故纳新。 在和平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往往是采取“采借”的方式进行的。一个民族对异文化的接受从来都是有选择的,不会是盲目的。异文化简单代替民族原有文化的事例是罕见的。比如佛教是外来文化,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它是以印度方式传播的。但在唐代以后,佛教被中国人改造得世俗化了,具有了中国特色,也更有利于传播,甚至影响到东亚许多国家。喇叭裤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曾经风靡一时,被视为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反叛,遭到许多人的非议。但中国人对这种文化的接受不是简单的拒绝,而是最终将其改造成筒裤的款式流行。此类例子不胜枚举。要懂得一个时代的时尚往往是在年轻人中开始流行的,他们的言行举止最能反映时代的潮流,时尚服装、流行音乐、迪斯科、歌星、影星最受年轻人的欢迎,而代表传统文化的中老年群体则往往显得保守,就是这个道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 文化的变迁,包括民俗文化的变异是客观规律。我们现在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从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来看,以往是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要靠口头和行为方式进行,传播的速度相当缓慢。今天随着现代化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变化,人类生存的空间明显缩小,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变异,民俗学研究应该直接面对这种变化,做出新的抉择。 第三、跟进民俗文化的变迁。 民俗学发展到现代,由“历史之学”变为“现代之学”。现在性是民俗学的根本属性,所以应该跟进时代和民俗的变迁,应该着眼于现实并和民众生活发生紧密的联系。这和民俗学的重视传统并不矛盾。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延续,失去传统便没有现代可言。民俗是文化的积淀。传统,按照民俗学的理解,应该是三代以上的文化的积累。如果以25年为一代计算的话,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至少应该有70多年到百年的历史,这对民俗学的研究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应该将传统视为一种文化的延续,这种延续包含了它的变异。中国社会变化最激烈的时期时在上个世纪的百年之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又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转型,不亚于另一次社会变革。这些变革都带来民俗文化的巨大变化,传统在变革中一次次深化,民俗学应该从实际出发,追溯历史,使民俗学的研究变得鲜活起来,成为一门新鲜的学问。 跟进、研究民俗文化的变迁是民俗学者的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