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夏天,我国首部国家课题形式的中国民俗史研究著作《中国民俗史》(六卷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这部历时7年完成的著作,用400万字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传统社会的民众生活和文化习俗。 2000年,经人民出版社提议,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的协助下,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俗史》。在全书的跋中,萧放写道:“为了搭建研究班子,拟定写作体例,钟先生煞费苦心……中国几千年以来没有专门记录老百姓生活的著作,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这样一部历史他觉得交代不过去。” 几易寒暑,《中国民俗史》的成书过程中经历了2002年初钟敬文先生的辞世,写作一度停滞之后,萧放接手了项目的具体工作。浏览《中国民俗史》的编委会名单,刘魁立、董晓萍、晃福林、华觉明、郭必恒等20多位专家学者的名字赫然其中。“作为中国民俗学的前辈,在病重住院期间,钟老还念念不忘民俗史的写作工作。我们有义务完成他的心愿。”萧放说。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就有民俗工作者从事民俗搜集整理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3年民俗学会成立,民俗研究工作才在全国开展起来。1998年,由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出版,奠定了我国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时至今日,《中国民俗史》的编写仍然按照《民俗学概论》构建的方法和框架进行。“可以说,我们的工作都是在钟老建立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中国民俗史》凝聚了中国两代民俗学家的心血”。 按照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确定的研究方法和框架,《中国民俗史》对传统社会的民众生活和文化习俗按照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民俗、信仰民俗、民间文学、民间工艺、民间戏剧、民间游戏与民间歌曲杂艺等部分进行分类著述。 萧放强调,民俗学最大的特点是关注精神。“民俗学关注的范畴很广,但我们最关心的是生产生活中蕴藏的精神的东西。只有对观念的精神的东西理解得深入透彻,在描述生活习俗的时候才能更加准确详尽。” 由于历代正史中缺乏对老百姓生活的关注和记载,地方志、笔记、野史、考古发现成为《中国民俗史》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中国民俗史》从先秦至民国,用断代史的形式对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尽量客观、细致的描述,展现了其中微妙的延续与流变。 说起《中国民俗史》的意义,在关注民间、记录民间之外,萧放特别强调了民俗史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民俗史就是告诉大家我们的现在是怎么来的,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把什么东西遗传到我们身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你脑子里的很多信息都来自民族文化历史的遗传。比如我们在书里讲秦朝的人怎么过元宵节,明朝的人怎么过元宵节,清朝人怎么过元宵节,这促使我们思考现在是怎么过这个节的,应该怎么过这个节。比如过年,压岁钱是怎么来的,放鞭炮是怎么来的,一看就很清楚了”。 (责任编辑:admin) |